清明的雨總是一直匆匆的下,匆匆,又匆匆。而一縷縷青煙從冰冷的石碑旁緩緩升起,便拉開了對逝去親人無限的惆悵。
人們總是那麼的傷感,總是喜歡在清明的時候“欲斷魂”,一個普普通通的節氣,竟可以包含着如此深沉的悲痛,是否因為懷念的太多,而淡忘的太少?
稻怕寒露一夜霜,麥怕清明連放雨……
我們竟不在清明時輕易的露出笑臉了。清明,人們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有悲傷,有思考,有春的萌芽……等等,等等。而清明的悵然,是我從始至今都難以理解的。可能知道的越少,便越幸福吧!於是在別人紛紛掃去墓碑上的塵灰時,有這樣一個小小的女孩,只貪看青綠的清明糰子,散發出屬於它獨特的清香。
沒有傷感,沒有失憶,只是有淡淡的好奇,如霧般縈繞在心間。
而放飛的風箏,便是清明最美好的歡樂。看風箏被剪了線,如同飛燕般在空中輕盈的飄搖着。有風,它乘風而飛;有雨,它伴雨而眠。那時的我,堅信只要風箏累了,便會躺在風中沉睡,只要它想飛,便可掙開一切的束縛,翱翔與九天之上,實現自己心中最美的願望。
清明,不只是傷感。
雙吉中學初一:雪瓷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