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灰濛濛的,彷彿這才能更好地顯出它淡淡悲哀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幽嶺浸環起紫煙,瀟洒自如空來去,雨萍風荷點山春。手捧白菊,滿把悠情寄後土。惶惶空山依依情,點點清淚悠悠愁。遠山隱在雲霧裡,近樹籠罩在青煙前。好一個寂寞的旅行,好一個凄迷彷徨的畫面。抬頭遠望,墓地隱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風雨愁煞人,懷土帶愁,雜草笑貌,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瀰漫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莫生離死別處。”古往今來,人性中的某一些總是共同的美好的感情。人事也會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而逝者往往對世間有所眷戀。
有人對我說過,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地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親人的這種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腦海中再次浮現他們的笑容,心中總該會有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N十年以後,這感覺仍不會減弱。也因如此,清明成為了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
對親人的綣綣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是生活的負擔。再次體會到人世間的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前進的風帆。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讓我們承載着思念,向大地微笑,來年,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