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曾經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的確,不管你是踏上歷史的足跡去尋找,亦或細心觀察於周圍的生活,都不難發現發問精神的可貴,發問的重要性。
衛國大夫孔文子聰敏好學,而且不以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終受封謚號為“文”。清代大學者,思想家戴震,學習時,他總是向老師頻頻發問,不得答案,“誓不罷休”;生活中,他善於向他人請教,最終使自己的學問,思想都超過了朱熹。
吊燈在風中來回擺動,這是多麼平常的事啊,可伽利略卻由此產生了疑問,並問出個所以然來,終於讓他發現了擺動的快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和線的長度有關。正是秉着“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伽利略成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夠了,夠了,漫漫歷史長卷中,像這樣的事例還少嗎?發問不僅能夠使我們學到許多未知的東西,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鞏固學到的知識。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存在一些不勇於或不善於發問的人。而在這些人當中,有的是不去思考,也就無問題可問;有些人卻是有問題要問,但礙於面子,怕人笑話,瞧不起,而把問題“隱藏”下來;還有的人根本不把那些問題放在心上。久而久之,這些人的知識漏洞越來越大,問題屯積得越來越多,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弱,知識面會越來越小……
上述事例,無不在證明着發問的重要性,發問精神的可貴。問題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增強思維能力,擴展知識的面的重要因素。所以,願我們都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