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最可貴的精神無疑是兩種:勤學和樂學。
《三字經》里說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謂玉不加工,不成器皿。說明人不經過培養?鍛煉,不能成材。學習是處事的需要,一個不懂道理的人,是不會懂什麼叫恥辱的。相反的,有人會以恥為榮。
第一要勤學。所謂“天道酬勤”上天會按照每個人的付出給以勤奮的人們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那麼付出的努力就算現在沒有看到直接的收益,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相反的,守株待兔則會一事無成,得不到任何好處,因為“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諸如此類的名言還有很多。“懸樑刺股”“鑿壁借光”“襄瑩映雪”等,這些仁人志士都向我們證明了“勤”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倘若一個人一直沉浸在書海里,埋頭啃書,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這種人又有何用處?所以我們要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第二要樂學。有學者撰文指出:“知識不只是安身立命的謀生手段,也不只是探究規律的職業行為,而是精神旅行的自由方式。陶淵明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學會博覽群書,領其要旨。
樂學和學樂是快樂的詞語,一些人花費精力逃避工作和學習,就是不肯在樂學中學樂,沒有綠色生活的意識。多人都抱着這樣的想法:我的老闆(或上司等)太苛刻,根本不值得勤奮地為他工作、學習。然而,他們忽略了這樣一個道理:工作時虛度光陰會傷害你的僱主,但傷害更深的是你自己。心態平衡,勞逸結合,學有所用,學有所悟,學有所樂,是人樂學的作為,也是學樂的境界。只有做到這點,我們就不會排斥學習,排斥工作,排斥生活了!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註定是在學習的旅途中漸漸逝去,而“勤”和“樂”將是伴在船槳上的旗幟,它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充實,更加的飽滿!讓我們駕馭在這艘滿載着我們希望的船上,游向幸福的彼岸!
初三:方芳
“雙學”之議 標籤:“外星人說”之我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