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知道孫犁並不是從這篇《荷花澱》而得知的。初中的時候,一位好友曾介紹我去看孫犁的《鐵木前傳》,說這部作品甚至可以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有的一拼。由於當時的一些原因,錯過了一本好書。所以,這次碰到他的代表作《荷花澱》,我認真仔細地閱讀了一遍。結果讓我有些吃驚,這篇處處洋溢着人性美的文章,讓我情不自禁的讀了第二遍。
且先不談他的文學造詣,讓我佩服的是他的文學審美角度,獨樹一幟。抗戰時期,當別人都在壯懷激烈時,他卻以人性的角度去處理激烈的抗日題材,包蓄了人情味,寫得那麼柔和,那麼美。
在學習孫犁的作品時,我還特地去查找了一下他其他的一些作品閱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的一段話,精妙地概括他作品特點:“寫抗日戰爭,卻沒有多少刀光劍影,而且竟用了好幾百字,細微入微地描寫那樣的時空里,一朵瓜蔓上的稚花如何靜靜地開放自己。”可以想像,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大概只能用“奇特”來形容了吧!
再回過頭來說說他的文學造詣吧!很高!這是發自內心由衷的讚歎。他的文字沒有張愛玲的“冷傲孤寂”,也沒有徐志摩的“煽情精緻”,但卻有一種小家碧玉的親切,清新可人。
在整篇《荷花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第三節,尤其是那句“水面上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花,荷葉香”。品讀那細膩溫情的文字,不禁讓我想起《荷塘月色》中的那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渺茫的歌聲似的”。那刻,好像真的屢屢清香隨風撲面而來……或許,這就是他的文字傳神,清秀飄逸的獨特風格吧!
而且文中人物的刻畫細膩生動,個性鮮明,語言對白質樸,處處流淌的是貼近生活,真實感人的生活場景……
《荷花澱》是“荷花澱派”的一個縮影。它充滿着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的革命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又富有節奏感。抒情味尤濃,富有詩情畫意。荷花澱作品絕對稱得上是“詩體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