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是春,俯首是秋,命運的車輪無休轉動: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牽扯出四季輪迴,哺育着生生不息。明天——這是個永恆而美好的字眼,這是個希冀與和平的象徵,然而,今天的我們又能把什麼留給明天,拿什麼去成就輝煌?
輕吟着易安居士的佳句,詠讀着冰心先生的華章,我頓悟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有多少精神文化財富,那一顆顆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燦燦生輝的明珠,不正是留給後人的遺產嗎?
留給明天的是我們代代傳承着的文化藝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的詞曠達豪放,指引我們在挫折中也應豪情不滅;“楊柳岸,曉風殘月。”柳詠的詞含蓄婉約,給人別樣的唯美浪漫的風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雪芹舉家食粥着《紅樓夢》的故事流傳至今,他筆下性格各異的十二金釵令人記憶猶新。琴瑟琵琶、管弦絲竹,現今中國民樂已然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異彩;吳道子的工筆,齊白石的水墨,更在百年歷史長河的畫卷中比翼齊飛!
留給明天的是我們代代傳承着的精神財富。可否記得,屈子苦苦行吟於江邊,最終毅然投身於汨羅中;可否記得,詩仙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如此的瀟洒狂放與不羈。曾幾何時,偉大的革命家魯迅棄醫從文,嘻笑怒罵中,為國人闖出一片正義的天空;曾幾何時,散文大家朱自清,寧肯餓死,不吃美國的救濟糧!
留給明天的是我們代代傳承着的優秀品格。白芳禮白大爺辛勤蹬車十五載,將35萬元血汗錢全部捐助失學兒童,竟不為自己留下一分一毫。一場衡陽大火使多少人流離失所,是那些年輕的消防戰士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救民於危難水火之間。神州五號的成功不僅成就了英雄楊志偉,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劉翔那破記錄的一躍,更昭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把握我們的未來,脊柱我們的使命,傳承文明的責任落在我們的雙肩。將閃爍的火炬傳給明天,將無言的希望送給明天,將璀璨的文化留給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