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商隱的《無題》,像是品一杯飄着淡淡香氣的碧螺春。初品清淡無奇,細細口味,卻發現齒頰留香,意味無窮。這首詩是李商隱受杜甫影響,頗多憂懷國運、諷慨時事之情。懷着對愛情的祝願,寫下這浪漫詩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個“別亦難”,概括了整首詩的內容。“東風”點出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天裡凋謝的花那樣沒有了生氣。一幅思念情人的相思圖躍然紙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更是絕了!一個“絲”字比喻“思”,為相思之意。引用自然事物比喻着愛情的至死不渝。愛着的人直到死,自己的相思才完盡,被愛的人直到消逝最後一絲芳跡,淚兒才肯干。恰似與“山無棱,天地合,仍敢與君絕”相媲美。那堅貞的愛情,不屈的孤者,組成了新奇的意境,難怪它會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這一句便是戀人不能相見的惆悵、幽怨,使其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靜下心來慢慢地去感受吧:月明風高的夜晚,孤獨的戀人在高樓上低吟着清歌,沒有情人同自己一起賞這夜景,再也沒有“明月幾時有”的愜意,唯有冷清的月光勾起無限相思。如此情景,恐怕月宮中的姮娥,也要為這同病相憐的人兒落下幾滴芳瑩。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那不忍的李商隱再也無法寫下去,乾脆實現“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言,添加了几絲設想:但願青鳥頻頻為居住不遠的對方,傳遞相思情。”更加情真意切而又含蘊地寫出了濃郁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
抽象樸實的語言,卻蘊含著無窮的情感,是《無題》一詩中的顯着特徵。真是“無題”勝“有題”。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四川省資中縣吳仲良三中初二:肖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