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教育部門為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大家認為,文理不分科,必然會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全民的綜合素質與個人發展,讓一個人更有效地吸收當今的文化。從這個角度開來看,的確不失為一件有益的措施。然而在我看來,取消文理分科的實用性不大,反而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取消文理分科,其最普遍且深入人心的弊端則是增大學子的負擔,使學生感覺身心疲憊,視力下降,從而厭倦學習,不能深入地汲取到知識。我們天天呼籲着“減負,減負。”這樣,就是所謂的減負嗎?而更重的學習壓力,只會扼殺學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試想,倘若一個民族失去了這些,那麼,它的未來會是怎樣呢?它會停滯不前,無法向更高的一層階梯邁進。我們再來將目光放長遠些,西方國家更提倡個性化教育,正是因為這樣,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西方出現了一大批獲諾貝爾獎人士。中國為什麼幾百年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等於“0”,就是緣於長期的課程壓力,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們只知埋進書堆麻木地寫算,等着課堂上老師“填鴨式”地餵食。如此而來,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人才”,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個健壯的老虎,長期困鎖在鐵籠里,終會退化它的野性與生命力,縱不是貓,也便成了貓。
從客觀上來講,文理分科的取消,將對“偏文”或是“偏理”的學子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因為文理的融合,自顧不暇地學文又理,他們在某一方面所體現的天賦沒能得到優良的訓練與實踐,這樣,則致使了各界的精英逐漸減少。人不是神,他不可能精通每一方面,既然無力把方方面面全做到完美,那麼,為什麼不注重一兩個方面的培訓呢?難道國家真的只需要“全才”而不是在某一領域做得好的“英才”嗎?在社會中,不同的人各佔領着不同的領域,他們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任務出落得精彩,對於別的知識,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都說時間珍貴,教育大力提倡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讓莘莘學子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記,去背那根本於自己無多大用處的學科嗎?
於是,壓抑了人才,卻浪費了更多的時日,意義何在?利益何在?我國的文化是國粹的傳統,文學家,數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們在世界揚名,中國如今的輝煌是他們曾經給打下的堅實基礎。如果他們出生當今,縱使天大的才華,亦會被壓力的鐐銬與教育的枷鎖禁錮。中國,也不可能是一條巨龍,屹立在世界東方了。
更可悲的是,教師的教書育人。教師兒時自己都未“精”,又何以教授我們下一代?
眾所周知,高中的文理科,源自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文科生弄不懂複雜的數理化,理科生對李杜與孔孟庄不知所云,但他們畢業后照樣工作得出色。突然面對如此多的課程,大家學得進去嗎?顯然,一棵幼苗只有吸收適量的水“食物”才能茁壯成長,若猛然灌溉了過度的養料,至於後果,大家也就不得而知了。
文理不分科,每人尚還稚嫩的肩上壓着十幾門課程,還要盡善盡美地背好,必須日日過度思考,透支精力,如此沒有限度地用腦,大家的肩上會不壓上“條條青紫,片片勒痕”嗎。如今,無數學子的視力已被繁重的學習任務,給狠狠地破壞,它張牙舞爪地給了大家深深的痛苦。而我們就能坐視看着這般的苦難繼續繁衍乃至越發狠毒嗎?教書是本着教人為本,可這個措施竟在“害”人,有人說取消文理分科是件好事。確實為件 “好”事。
勤學苦練是一種美德。勤學苦練,那需有個“量”,因個“勤學苦練”有損自身健康,我真要鄙視一下所謂的教育工作者。“頭懸樑,錐刺骨”這個古訓是不科學的。
由此言論,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僅為人們的感覺作祟。似乎學生文理都學,素質就高了。然細細想來,他們承受得了嗎?對於那些特長生是否有害?學生的創造力會被扼殺嗎?大家學得進去嗎?大多的疑問,還需要各界人士,去深思。
鳥兒因此飛不上藍天 標籤:飛上藍天作文 讓夢想飛上藍天作文 鳥兒作文 小鳥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