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我最盼望的日子。我的家鄉在遼闊的東北三省。奶奶是正宗的吉林人。因此在過年習俗上無不散發著“東北味兒”。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侯奶奶家住大院子,每當臨近春節的時候家中總是洋溢着一種忙碌的氣氛,準備的東西也十分豐富光年貨炮竹就堆得一座小山那麼高,院子里有一間“祭堂”(廚房)。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中都會“祭灶”,爺爺奶奶會“請”(其實是買)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恭恭敬敬的掛在廚房牆上。在廚房裡的方桌上放四盤乾果,通常是家中有什麼放什麼。但唯獨灶糖必須有。我那時以為灶王爺和我一樣是個“糖罐子”,可奶奶告訴我芝麻灶糖又甜又好吃可以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但無論再好吃那灶糖總是進了我的肚子。奶奶還會囑咐爺爺殺一隻公雞,因為相傳灶王爺是坐公雞來的。不給他坐騎怎麼能讓他回去為我們某吉祥呢?
祭完灶就是臘月二十四了,改掃塵嘍!奶奶總是親自去每間房子掃塵撣灰。爺爺總是發揚“革命沖在第一位”的軍人精神。承擔了清洗各種窗帘被褥的工作。就連我的小堂弟也緊跟全家勞動的步伐,把平時用來擦鼻涕的小手絹清洗了一番。此時家中瀰漫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會貼上“倒福”(其寓意福已到)和春聯,有時還會貼上“門神”做完這些重頭戲來了——準備年夜飯。從中午開始全家老少齊動員,你端盆來我炒菜。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統統被端上了飯桌,好不誘人。
除了新春大餐外還有兩樣兒純東北的美食——“凍梨”和“銀元餃子”。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後會有不同於平常的味道,吉林最有名的非“秋梨”莫屬了。秋梨剛摘下來是又酸又澀,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把秋梨放在樹邊蓋上一層樹葉子凍上一段時間,凍過的梨子又酸又甜可口極了,一咬梨汁四濺吃罷后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爽”!有年冬天春燕表姑從吉林來新疆過年,特地帶了一箱子凍秋梨給奶奶重溫家鄉味。奶奶咬了一口便說道:“這玩意才是吉林那疙瘩兒的真品,不是贗的!”凍梨在年夜飯後吃可以解酒解油膩。那天我一口氣吃了5個凍梨,但一時飽了口福卻換來了一夜的跑廁所。奶奶說凍梨解凍后才能吃呢,可我把它當冰棍了,不過那味道絕對可以與冰棍媲美。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哈哈,又輪到我拿壓歲錢了。每年爺爺奶奶發紅包時,總會說幾句祝福我們的話,比如好好學習,健健康康之類的話,兒孫們都會說上幾句吉祥話。那時壓歲錢不只帶給了孩子們快樂,也賦予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和對家庭興旺的美好希冀。
如今奶奶已搬入了樓房,灶堂也早已變成了廢墟,灶王爺也不知去哪兒降吉祥了,來年會在這片土地上蓋幾座新房。年貨也在不會堆的如小山高了,年夜飯也只需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奶奶也不再帶着我走街串巷收紅包了,收紅包也變成了一種必要的形式。那凍梨已不知何時我能再次“銷魂”,還有那個壞我牙齒害得我嗷嗷叫的“銀元餃子”也失去了歡樂的味道,而那帶着濃濃東北味兒的春節也只能在記憶中咀嚼回味兒了……
新疆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初二:微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