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優秀隨筆>樂山、峨眉——文化旅遊與精神朝聖

樂山、峨眉——文化旅遊與精神朝聖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這次樂山、峨眉之行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對這條佛教朝聖之路一直心嚮往之。雖然只有短短兩天,但所帶來的震撼與感悟,值得品味終身。5月9日早上6點30出發,兩小時后順利到達樂山市,樂山取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樂山大佛也因此而得名,但其實樂山大佛所在的山名為“凌雲山”,大佛與凌雲山融為一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8點40,一鼓作氣登三百三十三階石梯,到達大佛右肩處,與大佛較為近距離的接觸,只見大佛依山而鑿,佛頭與山同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勢肅穆,臨江危坐,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會流鎮於足下。大佛通高71米,肩寬24米,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自海通禪師的“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到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直至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俸金再建,三代工匠不懈雕琢,只為鎮三江洪水,保一方太平。最終,自大佛建成至今歷經1300多年風雨,此處再無水患。順着陡峭的九曲棧道,可以達到佛腳處,仰觀大佛像,覺得佛像更顯莊嚴肅穆。1300多年來,樂山大佛看大江東去,佑佛法西來,觀凌雲山春來春去,鎮三江水潮漲潮去,無論王朝更迭、朝拜之人新人換舊人,大佛一直以永恆的姿態,慈悲憐憫的目光看着芸芸眾生,佑護着一方百姓。在1962年時,大佛整整閉目一年,直至1963年才重新睜開雙眼,據說是因為當時大飢荒,屍橫遍野,佛祖不忍看到生靈塗炭,於是緊閉雙目,不禁落淚。

  我覺得我被一句話騙了十多年,記得小時候看《風雲》裡面有一句台詞“水淹大佛膝,火燒凌雲窟”,可能當時很酷,就一直記憶猶新,但事實是:一旦江水沒過大佛腳背,就意味着發生水患,沒到大佛膝,那真是世界末日了,更何況大佛修建之後就沒有發生過水患。雖然被《風雲》坑了,還是參觀了當時《風雲》的取景現場——東方佛都,內有三千多座神態各異的佛像,更有少見的燃燈佛祖像,與樂山大佛背靠背、心連心;還有媚態觀音像,雕刻精細,栩栩如生。佛由心生,相由心生,情態各異的佛像也正是世人內心世界與現實訴求的反應,念而不執,方能達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晚上到達峨眉,觀賞了靈秀劇院的演出——《功夫峨眉》,雖然沒有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唯美,但其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後者。演出在一位位峨眉仙女仙童手托蓮花燈翩翩而舞中開始,接着體現力與美的雜技、峨眉武術、童子功等應接不暇,大武師揮鞭如棍、硬氣功打槍不入、軟童子轉臉看背等絕活令人瞠目結舌,當然我最難忘的還是川劇變臉,一甩一抖一點一剁,無論哪種形式都是一秒之間臉譜已換,表演藝術家甚至就站在你面前,還是看不透、猜不透這瞬息變換的絕活,無論哪種演出,都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藝術家們將自己最美好的姿態、最精彩的作品呈現給了觀眾,直到演出結束大家都還沉浸在感慨中不能自拔。

  第二天,4點40就起床出發了,經過兩個小時的盤山公路,到達峨眉半山腰——雷洞坪,在滿目掩翠中步行1。5公里后乘坐索道到達峨眉金頂。可惜天公不作美,山頂煙雨蒙蒙,但在登上金頂的一瞬間,看到煙霧繚繞中的普賢菩薩金像,我就情不自禁的“哇”了一聲,3079米海拔上那座48米的金像在煙雲中若隱若現,真如菩薩降臨人世一般,靠近一看更是讚歎,天下峨眉,十方普賢,金頂的普賢菩薩像三層四面十方,代表着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和佛教的十個方位,普賢菩薩的十個頭像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如果說樂山大佛給人的感覺是莊嚴肅穆、慈悲憐憫的話,這尊普賢菩薩像給人的感覺則是幸福與圓滿,向善的力量與追求幸福的勇氣。金頂之上還有金銀銅三殿相映成輝,因為天氣原因沒能欣賞到金光遍灑、佛光普照的盛景。之後步行下山慢慢欣賞峨眉山的風光,峨眉天下秀,但今天她始終如一位嬌羞的女子半掩半露,在煙雲中含羞帶怯,儘管如此,並沒有影響她的“秀”。在廣西巍峨的十萬大山中,桂林的山也以秀而出名,桂林灕江邊的山帶有水墨的氣息,是水性養山性帶出來的毓秀,而峨眉山卻帶有佛氣,是佛性育山性蘊出來的靈秀。在峨眉,彷彿空氣中蘊潤着禪香,耳邊回蕩着梵音,讓人覺得在這樣一座靈秀的山上一切皆有因緣,佛渡有緣人,沒準下一秒佛祖就會在你面前顯靈。

  我覺得無論是對中華文化、佛教文化感興趣,還是心緒浮躁想感受凈化,抑或純粹是想觀賞風景,樂山、峨眉線都是很好的選擇。



樂山、峨眉——文化旅遊與精神朝聖 標籤:會議精神 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