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鐘鼓聲聲意幽幽

鐘鼓聲聲意幽幽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一首首幽思綿綿,意蘊切切的古老詩歌,宛如一條汩汩流淌的泉流,從洪荒時代注入到文明燦爛的今天。在這條幽靜的河流上,悠悠不絕的是那高山深林、道觀佛寺中飄灑而出的渾厚的鐘聲,這鐘聲是隱者的明慧,是士人的忠忱,是遊子的情思,是有情人的衷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男女歡愛,兒女情腸,總是詩歌永恆的主題,那嗡嗡轟鳴的鐘聲里,也傳達了多情人多少纏綿悱惻的情愫!“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關雎》)古老《詩經》中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表達出一個被愛情所迷醉的男子最誠摯的心愿,對愛情最強烈的渴求。“鍾喚夢回空悵望,人傳書至竟沈浮。”(呂本中《柳州開元寺夏雨》)那一陣將夢驚醒的鐘聲,震斷了與親人相聚的美夢,使人又徒生濃重的悵惘,正當此時,妻子那一封盼歸的家書到來,更是讓人心生喟嘆。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的鐘聲更是情重如山:“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漫漫長夜中那一聲聲鈍響,敲打的不是冷漠的鐘鼓,而是唐玄宗李隆基孤寂的心坎。楊貴妃慘死馬嵬坡,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獨自藏身宮中睹物思人,肝腸寸斷。一個大唐皇帝不愛江山愛美人,這愛情的力量也夠厲害的了。

  愛情深重,思鄉情也難耐。那遠赴天涯為官的兒郎,那涉足海角謀生的遊子,往往與孤獨為伴,同寂寞為友。當鐘聲敲響,鄉情燃燒,一段段憂愁的情思,便入了詩句,浸潤了竹簡紙張。“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韋應物《夕次盱眙縣》)秦關本是回家路,夜晚的孤獨,他鄉的苦旅,都由那一陣陣鐘聲道出,而那睏乏之後的睡意,也彷彿被這一陣鐘聲驅散了,詩人過的又是一個難眠之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這一首詩似乎可以理解成兩種情形。一種是詩人看到客船到來,鐘聲響起,本已被月落烏啼、江楓漁火引起的愁情,現在更加嚴重了;另一種情形是兩岸月落烏啼、江楓漁火已經點燃了內心的愁緒,靠岸之時又聽到鐘聲,更是愁苦難以抑制。晚鐘可嘆,曉鍾亦撩人心弦。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云:“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有那一份沉重的思鄉情,本想已酒澆愁,醉后沉睡,卻又擔心早晨起來時,聽到那震人魂魄的鐘聲,反而多了離鄉的惆悵。“見時濃日午,別處暮鍾殘。”(韓偓《薦福寺講筵偶見又別》)這遊子的惆悵又豈止是那別鄉的愁緒,還有那朋友離別,江湖奔走,異地牽挂的無奈呢。

  鐘鼓聲聲,着雄渾的聲音里,也飄蕩着幾千年梗直之士的坦蕩胸懷,向那愚拙的天子傳遞着他們一片忠誠。“登階捧玉冊,峨冕耿金鐘。”(《往在》)杜甫身逢安史之亂,天下動亂,大唐國勢江河日下之際,他的一番報國情懷,有悠悠鐘聲可知。可是昏暗的朝廷常常是奸人當道,鴉鵲亂噪,哪裡有忠臣賢士的用武之地呢?“長樂宮中鍾暗來,可憐歌舞慣相催。”(《長樂宮》)孟浩然書寫的是過去的歡樂,還是今朝的慘淡呢?一向心胸達觀的蘇軾也不免聞鐘聲而哀嘆:“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釭。”(蘇軾《書雙竹湛師房》)身不逢時的一代精英們,他們所背負的歷史重荷,又有誰人能知,哪個能曉呢?“古來聖賢皆寂寞”,時事如此,只有在那一陣陣鐘聲中,提筆抒發自己的一腔豪情了。

  可是,也有活得輕鬆悠閑的文士,他們就是那些看破紅塵,厭棄功名的隱者。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力薄勢單,無力回天的時候,他們做了一個聰明的選擇,那就是從幽谷青山之間的悠悠鐘鳴中,感受自然的寧靜,尋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過香積寺》)這是詩佛王維在靜僻的山寺中求得的一片靜謐,是一種世俗人難以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的澄靜。“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后禪院》)這又是詩人常建於功名追逐之後獲得的一絲詩意的享受,是一種靈魂的凈化過程。他們這樣的心跡,是那些依然狗苟蠅營,熱中於官場名利爭奪的庸俗文人難以明了的,孟浩然將這樣的心思表現得更為直接坦蕩:“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尋香山湛上人》)讀了這樣的詩句,我們生活在現世物慾橫流時代的人們,恐怕也會為自己的滿腦子雜念,深感慚愧吧。遙望千里江山,一縷寒煙飄過,那遠處的古寺也傳來真陣清脆的鐘鳴。或者當白天的一切喧鬧都靜止以後,大地萬籟俱寂,你的耳鼓也許還能聽到那遠古的鐘鳴。“順西風降鍾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馬致遠《煙寺晚鐘》)倘若我們放不下心頭千般欲求,我們又怎能求得心靈的寧靜和精神的升華呢?

  鐘鼓聲聲,情意幽幽,那原始和純真的情感已經漂流到了我們人生的渡口,你準備縱身跳入那一條清澈的河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