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與“中”
——讀《古都-鄭州》叢書的聯想
張 祺
我國因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形成了許多帶有地方特色的語言形式——方言,如閩南話、東北話、山東話、北京話、河南話等。各具特色的方言是中華文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同的方言中的音調和標識性語言成為地域文化的典型符號。“這疙瘩”生長的是東北人,山東人是好“夥計”,河南人常在嘴邊徜徉流動滴落的則是一個“中”字。
我以為,在所有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標誌性語言中,河南人的“中”如果不是最具深層文化底蘊的,起碼也是最具文化底蘊的標識性語言之一。
河南人喜歡“中”字,愛講“中”字,講的時候甚至還帶着幾分得意和自豪。有的時候不假思索,講的率直,率直中隱約着豪情;有的時候鏘鏗有力,講的氣度非凡,氣度中充滿着中肯;有的時候和風細雨,講得隨意隨緣,隨意中顯現着包容;有的時候充滿疑慮,講得委婉,一個“這會中?”真切地表達了“我”的人生態度和對客觀事物的價值判斷……“中”之內涵是豐富的,豐富的鮮有可比,“中”的形式是簡約的,簡約得無以復加,“中”是富有的,也是幹練的,因豐富而見厚重,因簡約而透射凝練之美,形式和內容在這裡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實現了高度的和諧,真是“中”。
“中”是一種地理區域的宣示。“中”是“當中”,“中間”、“居中”、“正中”的意思,看看今天的中國版圖,河南幾乎不偏不倚地雄踞中央,歷史上古代九州,豫州居中,八州朝聖,至今“中原”依然故我地仍舊是河南之代稱。我們的國家叫中國,其簡稱就是一個“中”字,如“中文”、“中方”等。河南人說“中”的時候,也就是在向世人宣示了自我——“明白嗎?我是中國人,我是河南人,來自中華文明的故里!”,在河南人說“中”的時候,沒有一絲的自卑,沁溢着的卻是幾分快意和自豪。
當河南人說“中”的時候,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哲學信仰。“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適度,矯枉但不過正,恰到好處……從一定的意義上說,“中”是我們認知客觀和人生道德實踐的雙重標準和目標。認知事物要不偏不倚,從容客觀;為人處事,不失偏頗,不走極端。凡事之要務在酌“中”,立“中”,為“中”。河南人之所以把“中”掛在嘴邊,對“中”的厚愛和執着追求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厚愛和追求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因為它契合了河南人厚重而有容的品性。
當河南人說“中”的時候,既表達了自己對客觀的人和事所持的立場和看法,在別人徵詢意見時,一個“中”字,同時也包含着對對方的一種肯定和讚許,那意思是說你對事物的認識不錯,幹得不錯,很有本事,做的事中規中矩,得體適度。這種既善於表達個人意見,又特別注重肯定讚美對方的思維方式和人生實踐,也當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在河南人這裡已經存在了幾千年,風行了幾千年,恆長持久,生命鮮活,其原因就在於它作為河南人的一種文化倫理信念一直在涌動着、生髮着。
此外,當河南人表達“中”、闡述“中”的時候,又何償不是一種提醒呢?既提醒自己,又提醒別人,做人做事以“中”為本,認識事物不偏頗,為人處事不偏激,幹事創業不偏廢,中庸守道,中規中矩,中標中的,中正和諧。這也正河南人的人文文化精神。
我不知道,是什麼力量使河南人與“中”得到了粘合,是河南人選擇了“中”,還是“中”選擇了河南人,抑或相互傾慕、一見鍾情,由相互吸引而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誰選擇了誰的,選擇本身都透射着智慧的光芒,結合得如此緊密、天衣無縫,着實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