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演義》的題記,不僅讀起來慷慨激昂,品起來細緻入微,還淋淋瀝瀝地寫出了古代英雄的感情、思想及人生。
可以稱得上這題記描繪的英雄,果真少之又少。但《三國演義》中,可以稱得上的,非曹操莫屬。
一位化吒風雲的政治家,一位南征北戰的軍事家,從“許游耕田”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位功高震主的丞相,真的是“功高”且“震主”。既然那麼“功高震主”,卻完全沒有想過廢帝自立,這個歷史性的問題,要留給我們後人去探究,去猜測,就如武則天的碑上無字一樣神秘。
曹操除了政治家與軍事家以外,還有一個稱號——詩人。曹操是位詩人,就意味着其文學成就很高,也的確如此,曹操的文學成就,在文學史上是佔著重要地位。曾寫下過許多詩篇。在君臨滄海,以博大胸襟寫下的《觀滄海》,在赤壁之戰時,以酒當歌唱下的短歌行,還有《嵩里行》等等。可見,他的文學成就是那麼高,他的詩篇在唐詩宋詞下一點也不遜色。
就是有這麼高的文學成就,才成為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幾乎以政治、軍事與智慧融為一體的流芳百世之人。用《水滸傳》中吳用的綽號——智多星來形容曹操,似乎一點也不過分。就是從小蘊藏着這種能力,才被一算命先生認為他是“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有久經沙場的能力,還有求賢若渴的智慧,才能打敗袁紹。去過官渡遺址,1800年前的今天,夕陽的紅光照在沒一個士卒的鐵衣上。在歡呼下,這夕陽,是那麼燦爛,嫵媚動人。則曹操站在高處,士卒們的歡呼聲,回蕩在腳下,望着夕陽,牽着勝利的心情,神情嚴肅,似乎還帶着微笑。展開雙手,似乎在一纜天下,在士卒的角度上看,他是在居高臨下,而曹操自己,正在體驗着將要君臨天下的感覺。
統一了北方之後,休整了八年,卻從未停過雄心壯志的感覺,一心想統一中國。
但赤壁之戰,遠大的抱負卻被噩夢般的大火,焚燒地一絲不留。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數十年的積儲,還有數十年的雄心壯志。
軍隊遠道作戰,沒有得到休整;軍士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軍中流行疫病。這種種缺點,對於久經沙場得政治家來說,是明白的,但為什麼卻又沒有先見之明呢?這一問,又要給我們後人去探究。
一對參差不齊的軍隊,在夕陽的照耀下,在挪動着。馬蹄,被映得通紅,一副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他的眼睛里,卻流露出幾分彷徨。曹操沒說什麼,只是神情嚴肅。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出幾分蒼老,憔悴。鬍鬚,明顯白了,銀絲般的頭髮,在風中搖曳、、、、、、
也許曹操真的老了,退居魏國,弄子玩孫,無心再出兵打仗,對子孫們有朝一日,能繼他的意志,充滿了期望。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正是因為這句話,體現出曹操的缺點——猜忌心重;正因為這缺點,曹操才自己害死自己。楚漢戰爭,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猜忌心重,才輸漢中王劉邦。所以,猜忌心重的人,往往會被假象,蒙蔽了雙眼。世界上,生命能被容納的是陸地,而陸地能被容納的是海洋,而海洋能被容納的是天下,則能把天下容納的是人的心靈。如果曹操有他那雄心那麼大的氣度,不誅華陀,不殺楊德祖,或許,他,還可以實現他的抱負。
去過魏的遺址,在夕陽的照耀下,殘柱映紅了一片,一陣風從耳邊吹過,似乎在問你:“是否,你,也曾記住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