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心中最初的理想嗎?”,腦海中突然閃現這個問題,多麼傷感的問句,那是關於童話和落差的年紀。那時我們有勇氣在課堂上站起來說出自己的理想,沒有絲毫畏懼,眼神和語氣都是如此堅定,那種認真似乎在強調自己說的並非戲言,稍有諷刺的只是彼時我們不甚了解“理想”二字的深意。時間的確是位智者、良師,它教我們認清了現實,但和時間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們學會了妥協,向自己妥協、向現實妥協,這似乎成為我們保證生存的最好方式。我們的身軀漸行漸遠,理想卻停在那個少年的口中不曾成長、永遠年輕。可我們不再只是懵懂,我們已經從某個夢中清醒是在某個瞬間,可能是白晝、可能是夜晚;我們如夢初醒,醒來后卻也沒有驚嘆我們為何來到了如今這個地方,這是理想中的那方天地嗎?顯然不是!但我們從不承認這地方的蠻荒,因為這只是一場蝴蝶效應,因為在很久以前的某個瞬間我們做過一個決定——妥協,這小小的“蝴蝶翅”造就了如今的我們;從某個時刻起,我們便是眼睜睜目睹未來——那個不想要的未來——一步步走近,是在等待,是坐以待斃!所以我們沒有驚嘆現在的境地,因為我們告訴自己還要保證生存,因為這境地是我們自己間接的選擇。同樣,我也沒有恍悟當下的所作所為和初衷的是背道而馳,所以字裡行間並沒有絲毫傷感,因為內心沒有,又何必去渲染,只是覺得偶爾會快樂。少年不知愁滋味,可年少不再,為賦新詞強說愁,也不再勉強,終於,理想變成了諷刺自我的皇帝新裝。
風急雲聚
風輕雲淡
可春風已去
雲亦化雨
晨嵐夕月
晨露夕寒
夕夕已遠
依然的時間
尋不到花的折翼蝴蝶
只得在暮春尋一片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