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深山藏古鎮 天上街市在上七
吳興繼
上七鎮,地處漢江之南、巴山腹地,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形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山區古鎮。東、南與紫陽縣煥古鎮、東木鎮犬牙交錯,西臨鎮巴、與雙坪鎮磨壩村接壤,北接漩渦鎮,版土面積39.1平方公里。牟梓河自鎮巴縣境內經雙坪鎮磨壩村,上七鎮鰲頭、龍泉等村,從漩渦鎮姚家河村入漢江。
上七鎮是歷史上古縣城的駐地。據南宋所立社溪行香院石碑載:“漢陰古安陽,肇於前漢,治凡三遷:始敖頭,繼社溪,終乃奠基新店(即今漢陰縣城)”。
歷史悠久的上七鎮,歷經滄桑,幾度更名。據漢紫志載,明朝時稱“上七里”,一因古鎮位於山樑頂,從山下至此,需沿山道上行七里方至;二為它當時的行政級別是“里”,故名“上七里”。到了清朝,它一度被稱為“豬頭山”,先後改名“鰲頭山”、“鰲頭鋪”、鰲頭鄉、上七鄉……。這裡曾是出境川陝的一個重要交通關隘,著名古道“漢川道”和“米倉道”的由經之路,自然成了川陝商賈不遠千里到此尋求商機的絕佳之地,逐漸形成了每月農曆雙日時“逢場”,大小商鋪統一開門做生意。“上七里”至今還是古鎮獨具特色的稱號,逢“雙日場”。
如今的上七鎮,生機勃勃,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古鎮新貌多姿多彩。從縣城經漢漩路抵達75公里、經石紫路至此101公里。沿漩上路翻過漩渦鎮姚家河村一進入其境,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排規劃有序、錯落有致的陝南避災移民搬遷新居,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山脊樑上。村村修通了水泥路,構建了連接三縣的交通網絡。集鎮規模不斷擴大,新建了鎮中心幼兒園,衛生院、信用社和郵政所等服務功能不斷完善,集鎮商貿物流依然繁榮興旺。境內民風純樸,熱情好客,山清水秀,有終南千畝油茶、松河百畝梯田、營盤雲海奇觀、龍泉碧波古潭、關埡漫山杜鵑、鰲頭奇峰突兀等風光無限。
“其嶺頗扼形勝,昔築有城,今城基猶存”,說的就是古鎮的鰲頭山。它是大巴山之米倉山支脈,海拔1248.5米。因其頂峰在東、南方遠看,形似大龜或大鰲的頭;在其西、北方遠看,主峰及左右兩邊側峰(絕壁),形如一個豬頭兩個耳朵,故有稱豬頭山,后更名鰲頭山。
從集鎮出發,在上七鎮小學附近便可遠遠看見呼之欲出的“鰲頭”。經關埡梁,沿着山間蜿蜒的羊腸小道一路向西,便可抵達鰲頭山。沿途空氣清新,滿目蒼翠,蒼松壁立,時有雲霧纏繞、忽高忽低、綿延不絕,奇花異果漫山野,鳥語蟲鳴天籟音,令人置身其中,浮想聯翩,彷彿進入了夢幻仙境。不時便可看見,傲立於半山腰的石寨門和城牆嶺等古城遺址。在鰲頭山主峰向西300米處的絕壁上有一個山洞,洞里有一簡陋的觀音廟,人稱觀音崖。原先通往觀音崖的是一條從絕壁開鑿的古棧道,中間有一段已被風雨摧毀;后在其上方約20米處新開鑿了一條山道,緩緩向下可達觀音崖,崖內可容納100餘人。時值觀音廟會,四面八方的遊客絡繹不絕,不約而至,到此拜山祈福。不少人也因此而身強體健,精神煥發,如今到此登山覽勝的遊客越來越多。
登上頂峰,獨佔鰲頭。山下的雲霧時濃時淡,農家石板屋星點分佈,依稀可見,炊煙裊裊升起,很快與雲霧融為一體。有如腳踏祥雲,直上雲霄,山下三縣(漢陰、紫陽和鎮巴)風光盡收眼底,正所謂“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不會作詩的我,也有了吟詩的衝動,一首《登鰲頭山》在胸中遊走激蕩。
登鰲頭山
親山水獨佔鰲頭,晨曦終南托營盤。
踏祥雲飛越關埡,松河雲海舞龍泉。
天上的街市,美麗的上七。古鎮今韻,令人神往。
成稿於甲午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