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回鄉下辦點私事,趁便與老朋友相聚,得知鎮上原先的一些地痞流氓現在竟成為“名流”,比如開發某一塊地皮非得該人出面不可,解決某一樁糾紛,也非得該人出面調停不可,簡直成為該鎮的一名“鄉紳”,因為靠拳頭打的天下、靠炒地皮而發的家,銀子自然弄了不少,豪車、別墅應有盡有,可謂風光無限。於是小鎮的上各路神仙均趨之若騖,連偉大的黨要想在該鎮辦點事情,也對他敬若神明,因此竟成就了該流氓的一段事業。我想如此的痞子做派也非小鎮獨有吧,更惶論痞子的偉業竟也“與時俱進”的呈“百花齊放”狀呢?
再如,老友常常向我抱怨,現在單位的風氣也日益呈現出嬉皮化,原本很嚴肅的一件事情,到了某些人的嘴裡或而以鄉村俚語釋之,或而以黃色故事喻之,且生動活潑地將其消解得叫人哭笑不得,有誰要較真,那麼肯定要遭遇圍而攻之的厄運。難怪連何清蓮女士都感嘆“追求心靈的自由原本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但這種神聖在日益痞子化的社會裡卻飽受奚落”。
這麼說痞子現象業已形成了一種文化?痞子也有自己的文化嗎?
文化這個東西還真的較真不得,能將文化說清楚的專家學者古今中外還沒有幾人,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說:“我們想在文字範圍內表述文化的意義,這正像要把空氣抓在手裡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之外,它無處不在。”呵呵!這麼一來我可就好說多了,依小子看來所謂“文化”就是有點歷史,有點來歷的東西,就是一些同類的事情因為出現的次數多,人們可以對此加以歸類的玩意。那麼既然有什麼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商業文化、飲食文化,有什麼廁所文化、貪官文化、清官文化,乃至妓女文化,為什麼就不能有痞子文化呢?如果痞子有了自己的文化,那還真的不能不說說呀。
何謂痞子呢?不用說就是那些流氓、無賴,用上海話說叫“癟三”。要是按照其職業分類應該是有地痞、官痞、文痞、武痞之分的,況且有我五千年中華歷史做墊襯,所以我想痞子應該是有自己的文化的。不但如此,因為不斷的繼承和發展,恐怕痞子文化早已深入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了。
一、痞子文化的歷史淵源。
依小子看來,痞子文化也是很有來歷的,咱們往早里說,它應該是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綱紀潰亂、各諸侯國之間為爭奪土地展開的戰爭,因為連年爭戰而導致道德路淪喪、家族勢力崩潰。家族勢力的衰微和崩潰,我以為才是產生痞子的關鍵所在。雖然“戰國四君子”養過不少的“士”,但“士”氣也只是一息尚存。正如水落石出一樣,其後便見端倪,短命的秦朝一旦坍塌,失去了道義和家族制度約束的痞子們紛紛粉墨登場。
孔老二的倫理道德教化早在春秋戰國就被各路諸侯之間的“不義之戰”擊的粉碎,又怎能管住那些大小流氓們?不思反省的歷史還不斷將孔老二奉為“聖人”。倒是人家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度的建立,日漸將西方的痞子們養成“公民”。想來實在讓人泄氣的很。
二、痞子文化的心理環境
痞子的心裡素質一般都忒好,膽子也忒大。因為原本一無所有,所以也就無所謂失去什麼了;因為本身就是無產階級,所以就要拚命的成為有產階級,採取的方法也只有“空手套白狼”,並敢於鬧騰。按照鬧得動靜大小又有大、小痞子之分。小痞子不足道也,鬧點錢財,混個臉熟,不能將痞業“做大做強”。惟獨大痞子才能代表痞子文化的發展方向。當然大痞子也是由小痞子發展壯大的。比如那個沛上的劉邦大家肯定不陌生,這個無賴帶着一班小痞子,竟然混到了皇上的寶座。憑什麼?就是憑着一股痞勁,並由此開創了痞子當皇上的先河。其遺傳密碼就是根據另一個痞子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想,這句話該激勵了多少痞子的心呀。
暴民固然是暴君統治下的結果,但因為有痞子的心態在作怪,也難說它不是導致歷史不斷重複的罪源之一。痞子的心態說白了就是沒有敬畏感,“天不怕、地不怕,敢將皇上拉下馬”,“江山輪流座,明年到我家”。痞子們因為沒有敬畏感,自然就沒有公民意識,相反等到痞子們執政,出於痞子的心態,不但不會創造“公民意識”的土壤,反而更加強調統一思想,穩定壓倒一切。最典型的莫過於漢朝的那個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好啦,一統就是兩千年,竟將“痞業”不斷的再創新高。中國的這塊土壤還真是產生痞子的風水寶地。
三、痞子文化的人格特點
痞子一般沒什麼羞恥感,因為原本一無所有,所以就無法“小資”,自然就沒有紳士風度,就更別說尊嚴了。如那個韓信就甘受“跨下之辱”,說白了就是忒軟蛋、忒沒自尊。再如民國時期一個叫張宗昌的武痞,因為張作霖手下一個叫張夢齡的領導到其部隊視察,罵了一句日他母親,張宗昌趕緊下跪呼之為爹。您還甭說,弄得這個小白臉一臉的尷尬、兩臉的難堪,趕緊溜之乎也,可謂是“下三爛”的典型代表了。至於不顧臉面和尊嚴或溜須拍馬、或賣淫嫖娼、或貪贓枉法,比較起來,也太小菜了。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自尊、沒有了羞恥那還什麼壞事不敢做?如果一個民族流行沒皮沒臉的,那麼這個民族還有尊嚴嗎?可惜遺憾的很,沒皮沒臉的還真的流行起來了,君不見“我是流氓我怕誰”?可見這個“痞文化”到如今已經被發展到了極致。
四、痞子文化的黑色理論
痞子創業的方法就是不擇手段。何謂不擇手段?就是不安常規出牌,不按制度說話、不按制度行事,玩弄制度與法律於股掌之間。美其名曰有個性,有“特色”,且深黯“潛規則”,謂之“術”。都說“漢經典、唐烏龜”,要我說漢朝的“黑”也很“經典”,那個“狡兔死、走狗烹”就是漢朝的一大發明,後來就有了“杯酒釋兵權”,玩的都是“術”,再到後來連什麼“術”都懶得搞了,乾脆利用黑道或白道將競爭對手滅掉,來個一了百了。
五、痞子文化的“洗錢”原理
痞子們得勢后很不願背上“痞子”的惡名,於是想方設法要將自己“洗”乾淨。慣用的手法就是欲蓋彌彰。為了掩蓋真相,將羞處遮起來,也必定要寫詩、要出書、要粉飾太平、要將黑的洗成白的,不但要把自己修補成“處女”,還要把他娘老子或者乾脆將自己打扮成神,讓人家三呼萬歲才過癮。喜歡此道者官痞有之、武痞有之、文痞亦有之。那些官痞想作婊子還要立牌坊,明知不對,也不說是自己的過錯,粉飾太平,簡直沒有一點痞子的脾氣。文痞就更不濟了,出於嫉妒、出於迎上、出於虛名,專門出壞點子、或乾脆操起傢伙潑起漲水來。雖然玩的都是“陰功”,但個中性情卻各不一樣,均不如武痞來的痛快。大家知道民國出痞子。那個袁大頭,不願去南京做總統,於是就弄了個“兵變”,在“衚衕議會”選舉時,還搞了個“民團請願”,因為連妓女都組了團,所以還附帶着激活了妓女的參政意識,真TMD貽笑大方。他就沒有曹琨這個大痞子來的“陽”,曹琨明明白白的、光明正大的在議會大的門口以3000-5000塊袁大頭買一張總統的選票。變陰謀為陽謀,倒也不失兵痞的“豪氣”,哪裡像現在那些官痞,連撈選票都偷偷摸摸的,簡直丟盡了痞子的臉面。
算了,不說了,越說越嘔心。有不怕嘔心者不妨繼續說下去,也不枉了痞子們為我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略論痞子文化與痞子嘴臉 標籤: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