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葯家鑫事件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條罪惡的性命天經地義地去殉一位無辜的生命。葯家鑫死了,這三個字成為中國人的一個痛點,埋在每個人的記憶里。
看這個電視新聞的時候,我在電視畫面中看到了葯家鑫的父母向死者父母下跪道歉,葯母下跪磕頭久久不願起身。在電視中看到這對父母道歉時的背影,我心想:最可恨的是葯家鑫,最可憐的永遠是父母兩個字!由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另一樁交通肇事而引出來的“背影道歉”。《廣州日報》4月23日報道:清明節晚上8時多,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廣東汕頭市區韓江路邊被一輛250CC大馬力無牌摩托車撞倒后雙雙離世。事發后肇事者駕車逃逸,5天後,肇事者高中生魏某自首。在魏某投案后,他的父親接受了當地電視台的訪問,就兒子引起的這起事故道歉。而電視上播出的畫面中,魏父一直背對觀眾。有網友則創造了“背影道歉”的名詞,與2010年的“我爸是李剛”一樣,轟動了大江南北。
子不教,父之過。這位父親對於兒子的行為,向公眾道歉是應該也是必須的。在孩子們的心中,父親就是當自己受到傷害或遭遇危險時,可以依仗和依靠的一個港灣。單位領導有錯,上級領導還得負領導責任呢,兒子有罪或錯,父親當然在負任了。但這位父親在面對媒體時,一直以背影示眾。因此,“背影道歉”的名詞,又一度網絡走紅。“背影道歉”,有人說這裡透着一種傲慢,看不出半點真誠。我想,有這種可能,也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是因為有了這樣不爭氣的兒子而感到過於羞愧,無臉見人,所以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實際,“背影道歉”於“面子”無損,卻有“捍衛”的暗示,缺少的恰恰是這種角色轉換。我們想一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如果廉頗當年穿戴整齊,只是站在藺相如家門口,背對着藺相如說我錯了,我道歉,然後揚長而去,還能有“將相和”的佳話嗎?
由背影道歉,讓我聯想到朱自清大師筆下的父親的背影和肇事者父親的背影有相同點,都是飽含了父愛,我們無從責難父親的護犢之情,但為何給人們以不同感受呢?因為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大師寫的是1917年,在自己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凄涼的情緒。而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則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而“背影道歉”,是在94年後的今天,肇事者父親是為了給兒子減輕處罰而道歉,當然也表現出對兒子的愛。但是其背影卻體現出對受害人的不真誠,無怪乎會引起網民的憤怒。一樣的背影,不一樣的時代,告訴我的是:背影於代際之間的影響,或人生、價值、理想觀的指向,甚至左右着孩子的行為。
肇事後第一時間不是選擇救人,而是逃逸離開現場,這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背影道歉”,也是不敢面對的一個實例,也可以說是“車禍逃逸”的另一種解讀。肇事高中生父親的背影道歉不是贖罪,而是為兒子開脫罪責。不同的行動,共同的結果,都是沒有責任的擔當。我們看到的,或是一種虛假的“背影”,其間傳遞的個體信息卻耐人尋味。由此,讓人們把有名的成都“酒駕撞人案”、杭州“欺實碼”、“李剛門”案和葯家鑫案聯繫在一起,每一樁交通肇事之後都有一個“背影”在晃動,成為“幕後操盤手”,這也許是背影的另一種解讀吧!
近期發生的幾期飽受爭議的案例,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現在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近二十多年來,社會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越來越多,目無尊長、以自我為中心、鋪張浪費和隨心所欲等缺點也一一暴露。一味的溺愛,讓孩子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格。另外,有時候身教重於言傳,家長平時的為人處世,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更多的家長在抓孩子學習的同時,對孩子的思想教育開始慢慢出現偏差,因而忽略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怪罪父母的教育不得體,父母的言傳身教起着一定的作用,這只是小環境里的小氛圍。對孩子的教育,根植於整個社會大環境中的大氛圍,他們也是社會環境的受害者。
前有車、後有轍,前有因、後有果,爸媽從小的教育,才是這些走入歧途的孩子性格偏執的根源。從這名高中生用壓歲錢買摩托的細節看來,這個父親是個手中握有一定權力或者是大款的人。由權力和財富所鑄造的社會等級觀念,已經深入很多人的骨髓。這些孩子擁有令人稱羨的家庭背景,優越的成長環境,卻在日積月累中長成了緊張、偏執、扭曲的人格。無論是葯家鑫還是小汪,或者是“我爸是李剛”,他們都不是第一個因心態失衡鑄成大錯的青年學子。溺愛必生逆子。教育得當,則人格健全;教育不當,則必然叛逆。既逆父母,甚至上演“虐待案”;也逆社會,與一切社會規則倫理反向而行。從幾年前的馬加爵,到更早的“盧剛事件”,不斷重演的悲劇警示着世人心理教育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背影道歉”等這些暗含沉重社會現實的名字,與《背影》一樣,一遍遍描摹着不同時代的不同風情!從“補刀門”到“剌母門”,再到“飆車背影門”,三案相隔不到半年時間,為什麼在“李剛門”教訓深刻的情況下,還依然遏制不住類似事件?為什麼又一次是交通肇事、駕車逃逸?為什麼在過錯之後,當事人不是施救,而是逃避,甚至是錯上加錯?為什麼每一次事件發生后,都是“孩子犯錯,父母承擔”呢?這可能是當下教育普遍缺失的一個縮影,只不過“背影”給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解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