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關於從前的笑話現在很少有人說了,我不妨說一個簡短的,讓諸君回味一下民間文學的魅力。
從前有一個人的衣服破爛了,上面有許多洞洞,依然穿在身上到處晃悠,一個熟人好心地勸告:“你把那洞洞補一被嘛,穿出來也好看一些。”那人振振有詞地說:“我幹嘛要補?花工夫費錢財補好了給你看?”
故事就此打住,結尾如何諸君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去完善。我覺得,我們愛好文學的人,寫文章也許出於一種愛好,也許上升為一種理想,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都希望發表。發表的目的不僅僅為了自己欣賞,希望更多的人看到,並讓讀者受到自己的思想的感染——即文章具有社會性。
既然文章是為了向社會傳達自己的思想並希望更多的人接受,那麼,就像我們出門一樣,正一正衣冠也是必要的。比如發文用名,選一個合適的、符合自己志趣和個性特徵的筆名很有必要,也是讀者識別作者的第一個窗口。現在有一種時髦的現象,明明是中國人,卻許一個英文的名字,卻又將作品發在這個以中國人為閱讀對象的網頁上,讓人好生困惑。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字連十三億人的名字都命定下來,我就不相信你心中那個意思用中文表達不出來,非得用英文不可。
當今之中國,資改派已經完成了經濟領域的全盤西化,正着手政治、文化領域的西化滲透,魯迅先生痛批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和假洋鬼子又大行其道。作為一個熱血青年,捍衛民族文化是每一個人的義務;做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或者以文學為理想追求的人,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愛國的思想者,不要總是沉溺於淺薄的愛情遊戲或迴避現實的穿越的空想中,我們的心中要裝下人民的疾苦和民族的命運。
未來的中國必將有一段時期被八十后和九十后們掌領,如果不經風雨的洗禮,以你綿薄嬌弱的肩膀如何當擔歷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