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亂彈八卦>傷不起的世界圖書日

傷不起的世界圖書日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如果不是校長們和省委書記們集體推薦書籍,活了這麼多年,我還真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還存在着這樣一個節日——世界讀書日。只是我依然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來看書,也並沒有受它影響太大。

  前些天,微博上說國人年均讀書4.77本。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怎麼統計怎麼計算出來的,是按發行量還是購買量?如果按發行量,書店裡和書攤上的書算不算?如果按購買量,躺在書架上沾滿灰塵的書算不算?算不算教科書,算不算電子書,還是連《讀者》等雜誌報刊都包含其中呢?

  中國人有個習慣,只有3月才學習雷鋒和植樹(對不起,還有保護消費者),只有6月大學生才就業難,只有9月才入學難,只有臘月才買不上火車票……這不,4月,剛過了愚人節,我們便想起了“讀書太少”。

  4.17日,《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首先離世,我在微博中寫到:“可惜沒有活到100歲,致敬!”然而這卻無疑為“世界讀書日”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究竟是命中注定亦或還是上天安排,誰在乎呢。只知道從那一天開始,世界已經開始進入了“讀書日”。電視上,報紙上,微博上,論壇里……到處都在談論《百年孤獨》的偉大,到處都在哀嘆這些年來讀書太少,到處都在向別人推薦書,到處都在發表讀書的重要性感言……仿然全世界人民一下子覺悟就提高了,這怎麼都有種現在電視連續劇的狗血劇情:40集的電視劇,前39集都是“壞人”喪盡天良和“好人”純潔善良,最後一集突然“壞人”醒悟了,“好人”原諒了“壞人”。然而電視劇如此,我們可以理解,畢竟要弘揚正能量,可是生活遠遠沒有電視劇那麼誇張,即使量變引起質變也還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就如同我們經過了20多年的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雷鋒依然是越來越少,封建思想仍舊是牢不可催,貪污腐敗還是盛行,掃黃也越掃越黃。

  走過這些年的圖書市場,幾乎每一本書都會有一個活動封皮,上面大都是某某某推薦,這些某某某一般又都是些行業名人,有的封皮背後還會有這些名人讀過此書的心得體會。作者和出版商們往往想要利用這些名人來促進銷量,然而相信很多真正喜歡讀書的人都會和我一樣,感覺這些推薦令人倍加噁心。

  莎士比亞先生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讀書選擇,都會有自己的欣賞水平,都會有自己的欣賞角度,也都會有自己的讀後感。在我看來,所謂的推薦其實就是對讀者的一種侮辱,是對讀者智商的強姦。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經常會這樣教我們一篇文章:先分段,然後是段落大意,最後是總結中心思想。依然清晰地記得我當時就對“總結中心思想”提出了看法:這篇文章是作者寫的,我怎麼知道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萬一作者當時根本就不是這麼想的,而且也沒想那麼多呢?我得感謝這麼多年來幾位語文老師對我的包容和鼓勵,使我的思想不被同化,對每件事情都能夠保持自己的判斷力。

  接下來再說說圖書館,現在的大學,都把圖書館當作是自己學校的標誌性建築,於是越修越“高大上”,可是否低調而有內涵就不一定了。前些天看到一些關於“全球十大最美校園圖書館”和“中國50大最美大學圖書館”的新聞圖片,這些圖書館修得真的是很奢華,但是我腦海中始終有一個問題在縈繞:圖書館最重要的是書還是建築?從2003年起,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而當乞丐越來越多,有市民表示不滿時,館長褚樹青說:“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離開。”“對弱勢群體而言,圖書館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與富裕階層之間在知識獲取上鴻溝的重要機構。”

  作為一個讀書愛好者,我也想給已經開始讀書亦或是準備讀書的讀者朋友們一點小小的建議,也是我這些年來讀書的體會:盡量不要去看那些名人推薦和書評,如果你覺得你對某本書感興趣的話,就去讀,讀中並不斷地思考;一本好書是在新華書店裡買的還是在書攤上淘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盜版,這既是對自己的身心負責,也是對作者的基本認可與尊重;現在網絡特別發達,並不是讀每一本書都需要花錢買紙質版的,電子版有的時候可能更加攜帶方便;不是只有在圖書館的時候才可以讀書,床上,地鐵,公交等等都可以;對於自己覺得特別珍貴的書,就在別處省點錢買了吧,並且永久珍藏;和不要輕易借別人錢一樣,也不要隨意外借圖書;讀書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如果你一開始並沒有很大的興趣,那就試着強迫一下自己,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讀過書,不要張揚,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別人看都看不見,更別說搶走;注意內心修養,黃色書籍一輩子閱讀一本就夠了,因為它們基本內容都一樣。

  陳道明說現在看書的人不少,讀書的人不多。對此我不敢苟同,這就和踢足球一樣,當一個國家踢足球的人數上去了,建立起了足球文化,自然而然就會有“梅西”這樣的天才級人物出現,國家隊也指日可待也。



傷不起的世界圖書日 標籤:了不起的蓋茨比 平凡的世界 世界是平的 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