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榮辱觀一直是我們民族傳統倫理中最基本的範疇。榮辱觀可以說也是中華傳統倫理學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範疇,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義”為標準的榮辱觀;管仲的一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更每每為後世道及。此外,諸如“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強烈的榮辱意識。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的社會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榮辱觀;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新型榮辱觀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改革開放以來,在物質文明建設不斷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社會思想道德領域出現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也產生了一些值得關注和憂慮的問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價值觀,在一些人心目中逐漸淡漠。與此同時,在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與消費文化的衝擊下,社會上出現金錢至上的不良傾向,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流行開來,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的各類事件屢屢出現。
作為我們年輕人來說,處在在一個開放、價值觀念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來自不同文化的東西,從日本漫畫、韓國電視劇到美國大片,這些外來文化夾帶着它們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對我們產生着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着他們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東西,比如儒家的道德倫理觀,溫良恭儉讓等行為方式,對年輕人影響變得越來越小。在沒有戰火硝煙的成長環境中,董存瑞、保爾·柯察金已變得那麼遙遠模糊;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使比爾·蓋茨、周杰倫卻顯得那麼耀眼奪目。我們該以怎樣的價值判斷面對複雜的社會變革,在衝突矛盾中堅守怎樣的道德原則?什麼樣的英雄應該成為我們追崇的對象,人生的標杆?
胡總書記的“八榮八恥”的出現,猶如一盞指路的明燈,指明了我們人生的方向。通過學習“八榮八恥”,我深切地感受到奮進的中國,不僅要向世界展示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而且要向世界展示我們嶄新的精神面貌。作為祖國的建設中堅力量,我們應當從我做起,從心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積極追求上進,明辨是非;在學習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儉節約,適度消費;在工作崗位上熱心為用戶服務,大膽創新;在行動上堅決反對有損民族形象的醜惡行為,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自覺把“八榮八恥”作為心靈的準則和行動的指南,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共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新風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我們要始終牢記:熱愛祖國的人,將會萬古流芳,危害祖國的人,終將自取滅亡。服務人民的人,他的功德無量,背棄人民的人,必將臭名遠揚。崇尚科學的人,變化日新月異,愚昧無知的人,一切前功盡棄。辛勤勞動的人,迎來碩果累累,好逸惡勞的人,事業一敗塗地。團結互助的人,人們銘刻在心,損人利己的人,最終危害自身。誠實守信的人,朋友遍布天下,見利忘義的,一生難覓知音。遵紀守法的人,擁有廣闊天地,違法亂紀的人,肯定寸步難行。艱苦奮鬥的人,率先邁進小康,驕奢淫逸的人,最終家破人亡。
樹立榮辱觀,明辨是與非。
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努力塑造完美人格,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貢獻出自己微薄而堅定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