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公眾演講>關於教師的演講稿

關於教師的演講稿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老師們,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社會,學習、學習、再學習,已是每個人謀求生存與發展的唯一正確途徑。而教師,做為有高度的專業化素質要求的從業者,更要走在社會的前列,時代的潮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為自己補充知識、更新知識,唯有如此,教師的知識結構才不致於老化,才不致於跟不上時代躍進的步伐;唯有如此,教師的思想之流、智慧之泉,才不致於淤塞不暢。終身學習,會讓我們的心靈常流一股清新的活水。

  結束語: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也許這些故事對你們來說,實在是太平凡了。是啊,教師的崗位本來是平凡的。我在日記中這樣寫着:“我沒有驚天動地的舉措,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迹,這一生我選擇了平凡。有位詩人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一腔熱血灑故土,四季甘霖潤嘉禾。”我無悔於三尺講台。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雖然我早已知道,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定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但我仍用我手中的粉筆,繼續延續着我平凡的故事。做一個平凡的靈魂營養師,做一個平凡的心靈導航員,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

  謝謝大家

  關於教師的演講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我叫楊連印,來自 德州市 慶雲縣。今天有幸和大家同聚一堂,共同 交流,分享傳遞良好家風和教育子女的經驗, 我非常的高興和激動。下面我 把自己在傳承良好家風和家庭教育中一些經驗和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庭基本情況和孩子成長的經歷。 我們全家共四人,我現在是一名退休教師,老伴是企業退休職工,還有兩個女兒。

  三十多年來,我秉承“子女強,則家強,家強則國強,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理念,以培養“ 身心健康,一專多能 ”的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為目標,與家人互相關心、互相促進,傳承了“崇文尚德、文明和諧、科學教子、 自強不息、 樂於奉獻”的楊氏家風,共同創建了以弘揚傳統美德為特色的幸福家庭,最終以“知識改變了命運,激情成就了夢想”。 兩個女兒從小學到大學,年年都獲“三好學生”;大學期間年年都獲一等獎學金,年年都獲綜合素質測評全班第一名;兩個女兒在大學都是班上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都獲山東省優秀畢業生。大女兒英語博士畢業后,去年,年僅32歲就已晉陞為大學副教授。小女兒在小學就獲“德州市十佳少先隊員”;中學獲“德州市首屆十佳中學生”;大學獲“全校十佳團員”、“山東省優秀班幹部”。小女兒在小學曾獲教育部頒發的“宋慶齡獎學金”,大學獲“國家獎學金”和“宋健獎學金”。去年以過硬的專業實力和出色的綜合素質,保送為濟南大學英語碩士研究生。

  說到這裡,兩個女兒獲得如此成功,大家殊不知她們在小時候卻曾有一段非常不尋常的經歷和表現。當時,我因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以及對理想的更高追求,把兩個女兒分別送到了農村父母家和岳母家寄養,使兩個女兒成了實際意義上的“留守兒童”。而意想不到的是,幾年後,大女兒成了一個無法無天、整天胡鬧的“小瘋子”。岳母擔心的對我嘆息道:“這孩子是不是精神上有什麼毛病?是不是去大醫院看一下”。小女兒成了十足的“野丫頭”,上樹爬牆、偷錢打仗、整天不回家,稍不如意就離家出走。母親失望對我說:“我看這孩子沒指望了,說不定長大會惹大事。”兩位老人的話讓我感到非常的震驚,讓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讓我深深的內疚。我不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老人,而釀成這樣的惡果。我愧對一個父親的稱號,愧對一個教師的職業。這樣下去,不僅會毀了女兒的一生,也最終會毀了自己的人生。我在愧疚之後,下定決心,要以最大精力、最大的財力、最大的耐力,憑藉我的教學優勢,促進兩個女兒快速轉化。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通過環境育人、言傳身教、家風傳承,最終使兩個問題的女兒成為兩個高才女兒。在兩個女兒的轉化、成長、進步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做法和經驗。

  一、 創建“五園 家庭 ”,實現環境育人

  古時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現代有“基因、環境、機遇”人生三要素之說,都強調了“環境育人”的重要性。我為了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同時也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少年兒童,我 傾盡全部積蓄 、 採用 科學的方法 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逐步使家庭形成了“五園之家”, 即生態園、感恩園、才藝園、書香園、生活園。在生態園裡,不同時節,走進我的家中,都會有不同的景色映入眼帘。春天來臨,滿園芬芳,有盛開的桃花、杏花……酷暑之際,這裡卻清爽怡人,沉甸甸的葡萄,盛開的荷花,清涼的噴泉……金秋時節,瓜果飄香,有黃澄澄的柿子,紅艷艷的小棗,笑開口的石榴……這裡生態環保,樹葉雜草喂兔子,兔子糞便又成為植物的肥料,人和動植物和諧相處。在生態園裡,讓女兒感受生態文明給人們帶來的幸福,學習怎樣創建生態文明家園的方法。全國着名書法家田書明來后揮毫題詩讚曰:家園二分方,醉夢遊畫廊,滿目紅綠色,盡染老鴛鴦。在感恩園裡,有幾百幅國史、黨史,尊師孝親、古典詩文的圖片資料,通過這些圖片資料 對女兒進行感恩教育, 使 她們 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家鄉開始再到感恩人民、感恩黨、感恩祖國。 在才藝園裡,這裡有全縣書畫名人作品幾十餘幅,是一個“書畫小世界”。這裡還有先進的發球機,乒乓球台,還有各種樂器及電教設施。在這裡,女兒學習琴棋書畫、 學習打 乒乓球等技能。在書香園裡,有近萬冊圖書供女兒閱讀 ,使女兒暢遊書海 。“讀好書,好讀書,寫好書,做好人”,已發揮出書香園的特有功能。在生活園裡,女兒自己動手,學習做飯,學習生活用具,品嘗自己勞動成果。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不僅學到了生活生存本領,提高了身體素質,還開發了智力。

  近幾年來,許多報刊雜誌、媒體、電視台對我創建“五園之家”環境育人的做法,多次給予專題報道。

  二、以身作則樹形象,傳遞人生正能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兩句名言揭示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為了給孩子樹立良好形象,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三十年來,從生活節儉、勤奮學習、愛崗敬業、責任擔當、業餘生活各個方面給孩子做出表率。三十年來從不吸煙、喝酒、玩不正當遊戲。為了激勵女兒上進,我設計了家庭風采榜。我把全家的照片、事迹都展示在牆上。通過讓女兒每天看到父母的事迹和自己的進步,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奮進。06年,我退休后沒有放棄每一天的學習。幾年來,寫讀書筆記上百萬字,撰寫教學管理論文幾十篇,已整理成《教學與管理文集》,還學會了駕駛、使用計算機等技能。這種自強不息,終身學習的精神給兩個女兒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兩個女兒小時候曾成為留守兒童的經歷和教訓,我特別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為了關愛留守兒童,我深入農村東辛店鎮一干就是三年。為了關愛留守兒童,我在自家辦起了“家庭課外輔導站”,動員女兒和老伴一起上陣。這種熱心公益,樂於奉獻的精神,使兩個女兒深受啟發和感動。她們在寒暑假,雙休日仿效我的做法也深入學校和社會做一些公益活動,兩個女兒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公益活動並擔任志願者。《光明日報》曾以“關愛留守兒童的教師之家”為題,給予專題報道。我的家庭也曾獲全市”“關愛之家”稱號。“身教重於言教”已成為我的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我把這種無形的正能量,潛移默化的傳遞在兩個女兒身上。

  三、三種不同的角色,三種不同的傳承

  現在有句名言,“教育好孩子是人生最大的生意”。為了做好這一最大生意,我以傳統的人性化教育和現代科學教育有機的結合,把自己對女兒的真愛和自覺行動,在家庭教育這個舞台上,以三種不同的角色展現在兩個女兒面前,傳承着三種不同的愛。在女兒心目中,我是一個“好父親”、“好老師”、“好朋友”。

  (一)、深沉的“父愛”

  “爸爸是山我是樹”,這句話是我的大女兒在一次作文競賽的題目。文中,她真情的表達了對我的依存之感,闡述了父愛是自己每一次進步的力量源泉。

  “有一種愛 讓我永遠感動”,這是我的小女兒在全省中學生演講比賽時的題目,演講中傾訴了是父愛永遠激勵着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情真意切的演講打動了每一位評委和聽眾。

  **年,我的大女兒要高考了,小女兒要上小學了,而妻子下崗了,岳母患中風病倒了。妻子白天上街擺攤掙錢,晚上回來照顧久卧病床的母親。照顧兩個女兒的重擔幾乎都落在我的身上。而當時我又擔任畢業班的班主任。面對重重困難,我坦然面對。早晨起來先把大女兒叫醒去上早自習,然後做飯做菜,送小女兒上學。晚上回來,做完飯菜,輔導小女兒完成作業,再疏導大女兒高考前的壓力,時常還協助妻子照顧岳母。直到夜深人靜,家人睡下,我才開始備課,研修、批改作業。在這最艱難日子裡,我的一行一動、點點滴滴,兩個女兒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為了給孩子交學費和維持家庭生活,我節衣縮食。十幾年來從不吸煙、喝酒、喝茶。大女兒上大學四年中沒買過一件衣服,而在兩個女兒在學習上的用品購置,我卻出手大方。1986年,我在一次去德州出差時,為了開發女兒智力,狠心買下了一盒價格很高的“智力積木”。買回后,我在積木盒的背面寫下一首詩:隆冬時節於德市,購此小木為女智。但願莫負痴父心,喜看來日化春雨。大女兒剛上初中時,無意中發現了這首詩,頓時領悟到我那種望女成才之情,竟永遠是那樣深沉。又是一個隆冬時節,大女兒拿齣兒時的“智力積木”,在下面又添了一首詩:隆冬時節於窗前,提筆寫下內心言。作此小詩為父恩,來日定報痴父心。為了這個諾言,大女兒頑強克服學習上的一個個困難,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知多少個風雨夏日,風雪寒冬我總按時把女兒接回家。女兒病了我背着上醫院,衣服髒了,我及時洗好,頭髮亂了,我親手幫她梳好小辮。

  我常和妻子說的一句話就是“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平日里,我不僅對女兒細心呵護,還對她們嚴格要求。我對女兒的錯誤言行從不姑息,而是嚴厲的批評,使兩個女兒對我又怕又愛。兩個女兒長大了,要離家上大學了,我為她們定下了三條家規,三條家訓。家規為“三不準”,不準違法亂紀,不準待人無禮,不準奢侈浪費。三條家訓為:第一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第二是調整好心理,第三才是搞好學習。正是這些人性化、科學化的家規家訓,使她們樹立、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健康、順利的完成了學業。現在每當談及家規家訓時,兩個女兒深有感觸地說:“這不是戒律,約束,而是最深沉的父愛,是對我們的最大保護。她們還說:“將來,我有了孩子也要讓他牢牢記住這些話。”我聽了女兒這些話感到非常欣慰。我似乎看到了良好家風世代相傳,彷彿看到了家庭幸福在源遠流長。我幽默、感慨的對女兒說:“知我者女兒也,真是人孝百事順,家和萬事興啊!”

  十幾年來,我對女兒既關心愛護又嚴格要求的做法,不僅體現了對女兒深沉的愛,也成為一條成功的經驗。

  (二)、令女兒敬佩的“師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名言揭示了父母在孩子的啟蒙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為了掌握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女兒,我買了一大箱子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每天睡覺前總要看上幾頁。

  為了激勵女兒上進,我在小學就為她們建立了成長檔案,把她們的每一點進步及成績都裝入成長檔案袋保存至今。我在牆面上設計了“榮譽榜”,把女兒的照片、事迹、證書,都展示在牆上。

  為了用傳統經典對女兒進行早期教育,兩個女兒在小學一年級時,我採用物質獎勵、錄音等各種激勵方式並耐心輔導,使她們完成了“三個100”的積累,即,100首古詩,100個成語故事,100句名人名言,為她們以後的思想進步、語文學習、寫作表達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培養孩子的才藝水平,我先學后教,邊學邊教。幾十年來,我利用業餘時間,勤學苦練,練就了一身硬功,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門門都通。兩個女兒從小學到大學,書法、繪畫、寫作、演講、演唱、打乒乓球等各項比賽,幾乎年年獲獎。獎狀、證書、獎牌、獎盃有上百個。 大家讚譽我的兩個女兒為“小才女”和“絕色雙嬌”。

  (三)、真摯的“友愛”

  古人有“親其師信其道”之說現代教育學、心裡學有“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結論,而了解孩子的主要渠道就是“溝通”。

  為了深入了解女兒的學習、心理變化,我以最大耐心和女兒進行溝通。一有時間就和女兒促膝談心。兩個女兒也對我“知無不言”。女兒的大學同學問及回家最開心的事,女兒的回答總是“和爸爸聊天”。每次放假回家女兒總和我聊到很晚,子夜的鐘聲總是一種催促。平日里,我總會和女兒們像朋友般的打鬧、嬉戲,一起去釣魚,一起去種樹種花,一起下棋,生活中充滿着父女的歡聲笑語。

  1997年,我為了培養小女兒學好英語。把小女兒送到距家200多里的“德州雙語學校”學習。而從未離開過我的小女兒思家念父,在一個夜晚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哭鬧着要回家。而我徹夜未眠,寫了長達10頁的勸慰書信,第二天託人帶給女兒。就這一封知心朋友般的真情勸慰信,使小女兒堅定地留在了學校。而當小女兒拿着“德州市首屆十佳中學生”的證書回家報喜時,卻在醫院裡見到了我因過度勞累,擔憂女兒,病卧在床。床邊還放着寫給小女兒而未寫完的鼓勵信。小女兒見罷,失聲痛哭。

  多少年來,每當我過生日或教師節,兩個女兒贈給我的禮物上,總是這樣寫道:贈給我最親愛的爸爸,最尊敬的老師,最知心的朋友……

  真愛無言,大音聲稀。目前,我的兩個女兒正風華正茂,煥發著青春活力,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憑藉著家風傳遞的正能量,向著一個個更高的目標邁進,用她們的青春和熱血去實現自己的感恩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因有夢想而昌盛,家庭因有夢想而美好。幾十年來,我用全部的愛,傳承、樹立了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不僅形成了文明和諧的家庭,極大的促進了孩子的成長進步,也促進了我事業的成功。在事業方面,我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在家庭建設方面,我家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在教育子女方面,現在我又榮獲“全國百名傳家風好媽好爸”稱號。上級領導給了我這麼多,這麼高的榮譽,我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楊氏家風之一。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加百倍的努力,聚集一切家庭教育正能量,助力更多家庭實現家庭教育夢,用千千萬萬家庭幸福夢和少年夢,共同托起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謝謝大家!

  關於教師的演講稿(三)

  陽光,一個多麼美好的形象代表!他對每個人都很厚愛而且公平,你看他靜靜地普照大地,人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溫暖。可你知道嗎?陽光,不僅是溫暖源源不斷的傳遞者,更是愛無私奉獻的播撒者。當許多人在幸福地享受陽光般愛的沐浴時,一些人卻在默默地做着陽光的事業。

  2008年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那坍塌了的教學樓廢墟中,搬走壓在一個人身上的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的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了:那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啊!只見他弓着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頭上、背上、手上墜滿了磚瓦灰塵和樹木。儘管熱血早已凝固,可依然看得出他曾經拚命地咬着牙,就像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那樣,張開他天使的翅膀。在他的身下,我們找到了四個幸免於難的學生!一時間,譚千秋老師,這個51歲響亮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我們在想那是怎樣的一雙手臂啊?當大災到來時,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留給了自己。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啊?!就讓我們用心來記住,這個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吧。

  王政明,這個大山裡的代課教師。他把教書當做了生命的一部分。兩個兒子上大學,妻子一個人頂着全家的勞動力,日子過得異常艱辛。但他從不覺得後悔,他認為這一生的堅持是對的。因為是他親手從大山裡帶出了76個大學生!76個,多麼不容易!又多麼自豪啊!

  可當學生一撥撥地長大,我們的王老師卻漸漸地變老了。這個一臉皺紋,背也駝了,憨厚得像個老農民的代課教師,用枯瘦的身軀默默地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着山溝溝里的教育。他所呈現的愛是艱辛卻執着的愛!

  徐本禹,大家不陌生吧?一個22歲的華中農業大學的高材生,一個本可以有着美好前程的學業,一個被央視“感動中國”人物提名的鄉村支教老師。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說是“小事”,但正是這些有“愛”進駐的凡人小事,卻讓他獲得了“感動中國”這個至高榮譽的提名。他說:“我願意做一滴水,雖然微小,但當愛的陽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時候,我願意毫無保留的反射給別人。”這位自詡為平凡微小的支教老師就這樣讓我們莫名地感動着。感受他那平凡卻並不微小的愛,讓自己的靈魂經歷一次洗禮,讓愛喚醒沉睡的人性光輝。

  親愛的朋友們,用什麼語言能定義譚千秋老師的價值?用哪些禮物能回報王政明的付出?又能用多少金錢來衡量徐本禹的貢獻?如果不是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愛,對祖國的愛,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們抱守終生?在物慾橫流,利比義重的今天,這些響亮的名字,還有更多我身邊默默耕耘的名字,他們用青春和生命來I衛職業的聖潔;他們用樸實無華的行動,踐行了做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榮辱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師者之愛,那是這世界上最凝重、最崇高的愛了。像清風,似細雨,像朝露,似晚霞。

  最後,我想用一位哲學家說過的一段話做為今天我演講的結束語: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頭頂上金燦燦的太陽,另一樣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愛!當一個教師終生以愛為行動準則時,他就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並肩齊高!我願意做這樣的人!因為只有站在愛的高度,我們才會讓愛的情操,永遠綻放在陽光之下!

  謝謝大家!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於教師的演講稿 標籤:給教師的建議 奧巴馬開學演講 實習教師 教師法 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