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經驗交流>紅色路上清歌收

紅色路上清歌收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紅色路上清歌收

  ——記宕昌縣支行清收“散小差”貸款紀實

  《新時代金融報》記者 吳常森

  地處甘肅南部地區的宕昌縣是當年紅一方面軍在這裡休整補給給養的紅色根據地。近年來,農行隴南宕昌縣支行的員工們在這塊土地又演義了一曲新時代的長征之歌。他們積極響應總分行黨委號召,組織清收人員爬險山、過深溝、涉激流,走遍全縣村村戶戶,堅定“散小差”貸款退出決心不動搖,咬緊“散小差”清收目標不放鬆,攻克了清收路上的一道又一道屏障,感化了萬千貸戶,到2005年12月25日,該行已累計退出“散小差”1650戶、1330萬元,同比多退540萬元,其中:退出表外利息154萬元,全面完成了市分行下達“散小差”貸款退出戶數和本金計劃的131%和103%。

  充實清收力量 實施拉網清收

  宕昌縣屬國列貧困縣,經濟基礎薄弱,大部分家庭靠外出務工掙錢,加之境內山大溝深,農戶居住分散,行內清收力量不足, “散小差”貸款退出成為制約全行業務發展的主要障礙。為了加快退出步伐,針對“散小差”貸款分佈廣,清收人員相對較弱的實際,今年初他們對全縣12名信貸員進行了優化組合,並採取兩人一組,組成了六個清收小組,分赴全縣31個鄉鎮實施拉網清收。宕昌縣理川鎮距縣城約50公里,該鎮2個鄉有該行小額貸款55.8萬元,且多數己進入可疑和損失類。負責此地清收的人員於6月份進駐該鎮後為不漏村、不掉戶、他們起早貪黑,風雨無阻,餓了啃一口方便麵,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每天行走幾十公里山路,跑幾十戶人家。夏季宕昌,天氣變幻無常。有一次5名清收隊員到理川鄉去清收,他們早上出門時還晴空萬里,當行至中途時天氣突然陰沉下來,雷鳴挾着閃電,狂風夾雜着暴雨傾斜而下,不到一刻鐘山洪泛濫,5名隊員急中生智,連忙爬上山坡才躲過被山洪沖走的危險。當他們踩着齊膝深的泥濘來到理川鄉理川村時己是凌晨3點多鐘。第二天鄉親們望着這些滿身泥濘的清收隊員,啥話也說不出口了。就這樣該組5名清收隊員在8天時間內就收回理川鄉不良貸款53.8萬元,其中有4個村100元以下的小額貸款實現了整村退出。

  領導重視文明收貸,感化貸戶整村退出。

  宕昌縣哈達鋪鎮烏麻村距縣城約70公里,這個曾為當年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補給給養的紅色根據地,由於山高路險,至今仍不通車,原營業網點撤併后這裡便成了全行清收的死角。2005年初,該行將哈達鋪鎮烏麻村確定為全行退出的重點村,並由行一把手親自率領4名清收人員進駐該村進行清收。清收工作組到達清收點后打破進村要貸款,上門催貸戶的做法,每到一地先向群眾講解當年紅軍在當地造福百姓的故事,再聯繫當前黨和政府對“三農”的重視和關懷,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人情化清收,感化了全村貸戶,呈現出由躲債到主動找上門還貸的新轉機。有許多貸戶在歸還了貸款后對清收人員深情地說:“農行給咱們農民在最困難的時候發放貸款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現在生活有了新變化,我們不能昧了良心忘記黨和農行對咱們的關懷”。由於清收方法得當,該組清收隊員僅在哈達鋪鎮烏麻村就清收69戶地膜溫飽工程貸款5.1萬元,種殖業貸款4萬元,撤據銷戶56戶,金額最大的僅150元,最小的只有5元,除9戶舉家外出打工外,基本實現了整村退出。

  完善清收激勵機制 調動清收人員積極性

  為了充分調動全員清收積極性,該行還在用活用好激勵政策上狠下功夫,於年初制定了《宕昌縣支行不良貸款清收管理辦法》,研究討論制定了萬元含量工資制。該工資制在確保清收人員生活費的情況下,將績效工資與崗位職能工資全部納入清收考核,每清收不良貸款本息1萬元兌付手續費50元。“辦法”實施以來,清收人員最多的每月可拿到3400元工資,最少的僅拿700餘元。此舉極大地調動了清收人員積極性,加快了“散小差”退出步伐。



紅色路上清歌收 標籤:紅色故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