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編織教學反思

編織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篇一:編織教學反思

  一次嘗試一次成長。勞技,按我粗俗的理解並是勞作中掌握技法。因此就朝着要培養學生一種動手能力這樣的方向去備的這節課。僅拿教科書,開始了勞技的第一次嘗試。這課之後,我也邁出了成長的腳步。

  1、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一次試教,在學生看完老師做的小掛件后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學生也只是跟着老師完成這樣一個目標,一個任務,而“為什麼要去做這樣的掛飾呢?”學生不是很清楚。缺少了些學生學習的動力,內驅力不夠。於是後來的課就做了改動,在揭示課題後設計了兩個問題:“這些掛件有什麼用?”“假如你有這樣一個掛飾,你想把它們掛哪裡?”學生就很明確為什麼去編織,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這些小掛件,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很多,興趣也更加濃烈了。

  2、怎樣讓學生的小掛件更加協調、美觀?

  這課不單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在於學生的審美意識的提高。而昆陽七小的孩子在這方面可是很薄弱的,學生可能會把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材料隨意組合,到最後出產的掛件就只能用雜亂來形容了。考慮到這點,幾個環節上稍加了教師的引導。

  在展出教師的掛件時都會大致介紹下採用哪些掛珠,什麼顏色。稍稍的給學生一個引導。後面特別出示教科書上“玲玲的設計方案”,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掛件要有掛環,串珠的時候是左一顆右一顆協調分佈。讓學生知道那樣會顯得更加協調更加美觀。後來在老師演示製作時也強調怎樣在編織的時候不讓材料都堆積在一個方向,形成另外一側過於單調。課堂上學生有注意協調了,但存在學生動手能力的差異,依然存在很多學生編織時把串珠堆積在一個方向。

  3、有創新意識,但還不夠

  本教材很注重“設計”,比如玲玲的設計方案。我有意識讓學生去觀察玲玲的方案,然後自己進行設計,自己創新。可是在這堂課上教師示範的是三股線的編法,多數學生模範老師來完成,只有一個學生採用了之前教給他的兩股線的編織。模仿學生都會,創新還比較缺。

  4、考慮還不周到

  勞動與技術,也在培養學生生活工具的使用。線頭的修飾需要用到剪刀,為了不讓線鬆掉需要打火機。剛開始考慮到三年級學生還小,為安全問題,就省掉了學生使用打火機。後來才了解到:打火機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學生要學會生活,也必須要學會使用這些生活工具。但在這之前得要調小打火機的火焰。是呀,我刪除掉的環節,也是剝奪了他們使用生活工具的機會,這好比怕孩子摔倒就不讓孩子學走路一樣。同時要提醒學生線在剪頭裡面點會省力些,打火機不可以靠近眼睛。這些雖然很細,但都很必要。

  篇二:編織教學反思

  《巧穿編》本課是三年級的一節美術手工課,首先要讓學生們了解,“編織”是指包括各種編、織、結等技法。“編”是將較寬長的纖維材料,透過交叉排列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藤竹編及草編;“織”則是將更精細的纖維材料,以經緯線穿梭、編結而成幅的織品,如各種絲、絹、棉麻質料的織布;“結”是利用纖維材料或繩辮,以手工或棒針鉤編相結合的手段製作而成,例如地毯和中國結。

  編織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有竹編或藤編筐、簍,藤編傢具、草編帽席、繩編掛毯和結藝裝飾等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

  本課就是從“穿編”入手,讓學生明白編織的基本原理,並將這個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應用到美術創作和生活中去,從而更好地創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動手能力,體會和感受編織的樂趣。

  本節課開始我讓學生充分欣賞編織作品,分析穿編手法,為編織打下基礎,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穿編作品時,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力,大膽地運用不同色調的彩條進行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設計出別緻新穎的穿編圖案。

  要想上好一節美術課,材料的充分準備是關鍵。我很喜歡給學生們上手工課,通過觀察發現它能鍛煉學生綜合能力:1、鍛煉學生動手能力;2、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製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怎麼利用現有工具、材料解決。提高了學生獨立面對困難、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3、創造性思維以及發散性思維的鍛煉。4、對藝術的審美、設計。

  學生們對這節課很感興趣,只是時間不夠用,下課時出現了幾件半成品,本課課時為2課時,由於學生年級較低動手較慢,尤其是細緻穿編會出現費勁的感覺,我也進行逐一的輔導。但仍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整體效果不錯,有編製手提包、筆筒、用穿編裝飾服裝等,學生們的想象很豐富。

  篇三:編織教學反思

  《編紙條》是湘版美術教材第八冊第十課的教學內容。它是一節手工製作課,學習採用傳統編織最基本的提壓技法,感受用紙條做原材料而編織成的有趣作品。這一課最重要的不是只讓孩子們掌握編織的技巧,而是尋找生活中與編織有關的物品,同時將生活的體驗與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來,培養孩子們觀察的習慣,用美裝點生活,用生活創造美,培養耐心、細緻的良好工作習慣。

  首先出示範作,欣賞激趣。在看過精緻的作品時,孩子們的興趣高漲了起來。讓學生親自上台製作,深刻認識經條(縱向)和緯條(橫向)的穿編方法。孩子們在濃郁的好奇心趨勢下自主觀察製作的方法,並嘗試着自己動手製作, 促使學生投入的觀察和發現。本課的知識點學生很快便掌握了。特別是看到每一位學生都很投入的製作,有的同學很有創新的精神,大膽的改變經條的外形、改變緯條的色彩和形狀等等,製作出與眾不同的編織條作品來。課後將自己製作的小作品直接送給爸爸和媽媽。看到學生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作品,也許它還很稚嫩,也不夠精緻,但每一件作品都閃爍着學生智慧的光輝,讓我不得不為他們每一個奇妙的想法而折服。給學生自由的空間,他會還你一份精彩。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不足的是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評價別人的作品,交流的時間少。今後我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交流評價,給學生欣賞和展示的機會。在美術術語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話: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我們的學生缺少的不是勇於發現與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個更寬更大的世界。實踐告訴我們,所給予學生的不是單純的一種方法或一種知識,而是要讓他們明白,他現在所接觸到的知識只是這個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過仔細的觀察、耐心的發現、勇敢的探索你將有能力發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編織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