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天鵝教學反思
《天鵝》是法國作家布封的作品。之所以選取這篇課文作為研究課上的載體,就是本文集中了說明文與散文的所有特點,把說明文寫的典雅脫俗,語言溫婉流暢,是一篇極具欣賞價值的文章。
北方學生對天鵝沒有過多的了解,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天鵝的圖片與文章,發現學生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基本形成。因為學生本身對課外知識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學生們介紹的津津樂道,但是時間有些沒有控制好,充斥了文本賞析的時間。
對於文本當中的美詞佳句,學生分析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作者是十七世紀的法國作家,語言表達的方式自然不被學生們所輕易接受,光是單純的積累沒有什麼效果。現在想來,應該放手,讓學生們自主探究文本中的句子,把喜歡的句子分析積累,然後在集體彙報中,大家教學相長,效果一定會比老師牽引學生,生澀地要求學生跟進老師的思維與指引要好。
本課的朗讀指導很到位,學生們的朗讀來源於對天鵝的讚美,讀起來來源於內心感受,所以在課堂上的朗讀掀起了高潮。我決定抽時間再讀布封,了解這位科學家是怎樣把百科全書寫成史詩的。呵呵。
篇二:天鵝教學反思
不經意間,我隨手打開《中小學音樂教育》。章連啟老師撰寫的《課評之反思——參與“第四屆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錄象評比”活動有感》一文強烈地震撼着我的心靈。我反覆閱讀,細細品讀那字裡行間蘊藏的深刻內涵。章老師在圍繞“關於不適度地強調學科綜合的問題”的論述中對當前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實踐及這次評比活動的部分課例談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探究的主要對象不是音樂,而是音樂之外的其他藝術或人文學科——如舞蹈、美術、文學等。音樂成了學習其他學科內容的陪襯”。這不由得引發了我對前不久執教的音樂公開課《天鵝》的深層反思。
在那堂課上我將音樂、舞蹈、美術結合起來教學。在欣賞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曲》時引導學生學跳芭蕾舞,而在欣賞聖—桑的《天鵝》時引導學生創作音樂想象畫。特別是為了學生能畫好《天鵝》,我還有意請美術老師在美術課上輔導學生畫天鵝,並在公開課上讓學生觀看了一小段天鵝的生活錄象,為的是讓學生在創作音樂想象畫時,能較好地畫出天鵝的各種神態。的確,學生不負我望,果真創作出栩栩如生的天鵝,有的在戲水,有的在游泳,有的在飛翔,有的在洗澡……最後我還請學生從黑板上張貼的一幅幅天鵝圖中評價出最好地表現樂曲《天鵝》意境的作品。我暗暗竊喜,“音樂與美術的綜合”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可是,課後聽課老師並沒有過多的褒獎我的這種“創新”之舉,而是辛銳地指出,讓學生在《天鵝》音樂聲中畫天鵝,難道真的體現了學科綜合的思想了嗎?這樣做,和美術課上請學生在背景音樂下畫天鵝有何區別呢?更何況,還有一些孩子不會畫,把天鵝畫成了鴨子。那麼,音樂和美術應該如何綜合呢?他說,我們可以從表現音樂的基本要素入手,啟發學生通過不同的線條、色彩等手段來詮釋音樂,如音樂強時,線條粗;音樂弱,線條細;旋律跌宕起伏,線條凹凸有致;旋律平穩連綿,線條柔和舒展……
專家們的話深深地啟發了我。是啊,把音樂與美術結合起來是為了更好地拓展藝術審美空間,增強藝術趣味,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而欲達此目的,貴在把二者靈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切不可公式化。要學生把音樂形象描繪下來,教師應啟發每個學生用各自獨特的畫面構思去表達同一音樂主題。當我們啟發學生描繪一幅圖景的時候,不應當無形地誘導學生一起去尋找同一種圖解,而要鼓勵他們去積極尋找各式各樣的屬於自己的圖解。
通過這次新課程教學研討活動,我真切地意識到我們教師要紮實有成效地開展課改,應深入學習理論,加強實踐,並要學會反思,那樣才能在正確的改革道路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篇三:天鵝教學反思
《天鵝》這課是小學語文新教材第四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了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課文描述了幾隻潔白的天鵝,落在美麗的珍珠湖上高興、悠閑的樣子,以及幾個孩子躲在遠處看着,不肯打擾它們的舉動,寫出了天鵝的美麗、可愛,表現了孩子們愛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天鵝的美麗、可愛。難點是在第四自然段中,體會孩子們對天鵝真心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由美麗的天鵝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這一課的興趣,使學生帶着去認識天鵝、了解天鵝的慾望。初讀課文,並說說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由於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課文。通過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使學生感悟課文的內容,同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後我對本課進行了認真反思,感覺做的較為成功的地方有:
1、由於天鵝離我們生活很遠,親眼見過天鵝的同學很少,多數同學不了解,為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也是讓學生對天鵝又一個更直觀的感知,在課件中我設計了三張形象的圖片,分別為學生呈現出了遊動的、從水面起飛的、在空中飛翔等不同姿態的天鵝。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在看圖片的同時,還融入了教師的范讀,把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天鵝的美麗與可愛。
2、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向學生滲透畫批的方法。為了進一步了解天鵝的樣子,我安排學生從課文中找一找吃飽了的天鵝什麼樣子,畫上橫線。這樣一來使學生讀書的目的更加明確,同時也在逐步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為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打下基礎。
3、為突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個教學重點,課堂上我採用自讀、互讀、評讀、范讀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同時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習天鵝的樣子的一部分時,緊緊抓住“潔白”、“歡快”、“不時”幾個詞語進行朗讀指導,在讀中使學生體會到天鵝的美麗和可愛。讀的形式多樣化,每次朗讀之前提出了明確的目的。通過指導學生能夠讀出自己的感悟。
4、教學中注意了語文工具性的體現。一年級主要是說話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教學中我安排了兩次說話練習,一是在導入部分讓學生看着天鵝的圖片說說可以用那些詞語來描繪天鵝,完成()的天鵝的填空練習;第二次是在學完課文讓學生對天鵝說些什麼,對周圍的小朋友,對大人們說什麼。這也是突出文章主旨的一個表現。
5、為了增強保護天鵝,保護環境的意識,突破教學難點,在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處理中,圍繞“躲”、“悄悄”、“尊貴”幾個詞,深入挖掘其含義。讓學生知道孩子們躲起來是為了不嚇跑天鵝,這就是在保護天鵝,由此引申到我們也應該愛護天鵝,愛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6、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對天鵝有更多的了解,在教學結束后安排學生欣賞黑天鵝的圖片,為學生介紹和天鵝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做到課內外知識相結合。
但本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不妥之處:
在最後一段教學中挖掘保護天鵝的主旨時,對於“躲”、“悄悄”“尊貴”幾個詞挖掘的不夠深入,應該讓孩子多說說這幾個詞語的含義,從孩子口中說出要保護天鵝,保護自然環境,而不是老師告訴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做,這樣就會淡化說教的味道,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
天鵝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