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觀后感
一部由法國,意大利,中國,英國,香港四國合拍的電影,導演是意大利人貝托魯奇,令人驚奇的是它是首部在大陸獲得拍攝的電影,是政府允許的,創建於1987年。那時作者還未出生,而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結束於1976年,片中主要人物,主角溥儀在現實逝世於1967年,出版過着作《我的前半生》。片中全片採用英文對白,那麼由此可想劇本當然是由導演的國外團隊編寫。片中也有日本人,中國人使用本國語言。不過不都涉及在影片重要的角色之上,那麼這樣來說劇本也會涉及到別國的文學影響,只不過不太重要。它是一部很綜合的電影,由西方人主導,歷史戲劇觀的角度拍攝並且製作的。並不是中國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講述,而是第三者他人對這段歷史的看法。相對來說是比前者客觀,公正的,有說服力,也會有他國的政治思想觀念,對待人物的觀念,簡化了中國對於皇室,對於政治事實主觀的描述,對正視人物的歪曲的糾正有着很重要的影響。那麼這樣來說片中的溥儀是很普通人的視角,淡化了很複雜的因政治缺乏的人性感,人性觀。是有着正常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道德價值取向等觀念,由一個複雜的歷史政治人物,因他國的介入由此簡化了實在一個普通人的人物命運,對於事實事物的選擇,更能的凸顯一個因上時代的變化,因家庭出身等等原因產生的個人的不幸,而對於共同歷史來說又是萬幸的,由於他的下台,結束了長達208年滿清專制的統治,由於他的離開結束了長達5000年中國封建的社會制度,而由此走向了現代化。
令作者影響之深的是導演背景的音樂與鏡頭的運用十分的打動人,經典的片中台詞“Open the door”一共出現了3次以上,實在讓人聯想起由當時慈禧太后統治的舊時代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而極具諷刺的是溥儀的家人死於吸食鴉片,而鴉片正視當時英法等國,敲開舊時中國的很重要的敲門磚。科技思想的落後終於促使我們“Open the door”了。不在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就像片中經典的段落溥儀趴在古老的故宮地磚上,聽到陳舊的厚實的城牆外,喊殺打的聲音,彷彿那時的舊中國被厚厚的城牆所隔離,與外部世界斷開了聯繫了,外界發生的任何事物與我們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英法等西方國家已經經過過工業革命,文藝復興,不斷的推翻重來推翻重來,而這邊中國還在置辦慈禧的六十大壽而大費國力……實在讓人啼笑皆非。等待被日本人,英法國人的大艦大炮兵臨城下時才猛然醒來。溥儀1908年接手慈禧,他父親是清光緒弟,於1927年正式下台。而於後一直生活在紫禁城故宮,后被民國軍隊趕出此地……
總之這部電影很讓人再次想起那段不堪的歷史,片中溥儀提到的台詞“他們就好像唱戲一樣,在戲台一樣,我也不知道怎麼會成這樣,”這是對他老師說道的,他看到那些他的僕人,后解放后溥儀成戰犯,關押10年釋放后回到北京,他遇見了關押他的所長,他的同胞弟弟,被當時的文革批判,打倒,指控關押。讓人可笑的是那時的紅衛兵,念叨的“什麼造反有理”還有那些片中女戰士在跳舞歌頌“新中國,革命”等等,讓作者實在是不得不想起溥儀的台詞“他們好像是唱戲一樣,戲班子的”對於現實的描述,對於封建的遺留!讓人可怕,憎恨。那時不尊重任何人,不尊重任何事物,……憲法有用嗎?就像溥儀最後的那段他走到那個上面,把別人送給他的那個小盒子交到那個帶着紅領巾的少年手中一樣,小少年在看守着這一切,如同“新的中國”一樣年輕,無畏,不顧道德法??
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再也對國內,或是其他講訴民國的電影再次索然無味了……它實在是太優秀了,本片獲得了奧斯卡9項獎項。很值得我們去關注它!那時的西方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之間的對立,矛盾,讓人不得不想起今天的種種的來源,今天世界中國文化的產生,未來歷史,科技思想的進步……改變不再只是割掉隔斷那個陳舊的長長的讓人恥辱的辮子,還有心中的辮子什麼時候才能斷開呢?是要對於愚昧無知的完全摒棄……對於今時今日,世界的,智慧的,先進的。要加於重視!!盲目愚昧封建讓人可怕,陳舊落後讓人心酸退避。當有一天明白這一切時,任何人都是不得不嘆息的……
還值得注意的是片中的音樂,美術的應有採用了大量的日本人,而今天的電影人張藝謀在<滿城盡戴黃金甲>《十面埋伏》的主要音樂,美術設計也是由日本人完成……而這幾部電影都是很有歷史感,很需要年代,文化的經驗……而這經驗也並非本國,傳統中“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所能取代了……極具諷刺,。本國益於為榮的藝術,所欣賞所觀賞的是由他國完成的……中國無人嗎??可笑。
《末代皇帝》觀後有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