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波音波音觀后感
《波音波音》作為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復排過非常多次的經典的喜劇,在故事架構上,有充滿合理邏輯並且層層遞進的戲劇衝突性,在主題表達上,有對於愛情與婚姻的充滿現實意義的調侃與思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通過人物關係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每一個人物的特點都被舞台藝術給誇張放大,非常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很容易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白夜行工作室引進的中文版,在我看來是一種本土化的再創作,讓一出以法國巴黎為背景的故事,彷彿就發生在同樣作為摩登大都市的上海。
首先是語言風格的口語化,刪去了一些冗長重複的台詞,避免了略顯生硬的翻譯腔,同時刪去了一些老套的或者具有語言文化背景差異的笑點與包袱,而是增加了一些“接地氣”橋段,比如男主伯納德勸朋友羅伯特在巴黎常住“直到房價跌下去”就諷刺了現實,引得觀眾會心一笑。
其次,是對於劇場效果的鮮明運用,包括燈光音樂的運用,以及舞蹈元素的加入,使得整齣戲的節奏更加輕快活潑,現場的氣氛也更加歡樂。整齣戲的節奏感把握德比較好。在刪掉了一些前後邏輯嚴謹交待細緻但是稍顯枯燥乏味的情節以後,整部戲的節奏明顯加快了,各種笑料與包袱觀眾應接不暇,但也會讓觀眾看得太累,在此之中,穿插的類似電影的慢鏡頭效果,通過燈光和音效的巧妙配合,達到一種場景自如切換的效果,至少做到了倒敘回憶(開頭伯納德與羅伯特重逢回憶童年、少年經歷的片段),描述內心活動(如在交待德國空姐與羅伯特互生情愫就反覆用了惠特妮休斯頓的名曲Iwillalwaysloveyou,推進感情一步步升華),還有就是刻意強調的誇張效果增強笑點等等。
最後,就是演員的表演了。在三個空姐的人物性格塑造上,個人以為美國空姐的人物形象是最為豐滿的,可能由於她標誌性的性感造型與惹火的舞姿以及標誌性的動作與笑聲給人印象最為深刻。而反之,德國空姐的形象過於平面化與臉譜化,法國空姐可愛不做呆傻與做作有餘,就顯得不是那麼討喜了。兩位男主演的肢體表達都很很好,但是在性格的塑造上略顯欠缺,比如羅伯特簡直就變成了一個移動“表情包”,沒有明確的性格特點,主要是在用肢體與語言搞笑,而失去了一個令人能記住的點(除了那句反覆出現的“我是種薰衣草的”,看來重複是製造笑點的一個好方法)。
總體上,說這一出漢化版的《波音波音》,在符合自己都市愛情輕喜劇的白領戲定位方面做的還是很不錯的,整場一直有觀眾的熱烈回應,笑聲不斷,娛樂解壓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能留下什麼更加深層次的東西呢,其實也未必需要,因為情節本身為了舞台效果的流暢,邏輯上的合理性已經大大減弱了,只要“俗”得可愛。
話劇波音波音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