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展覽觀后感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得以有幸與同學一同參觀了這座擴建歷時三年之久、千呼萬喚終於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館。
一早搭乘校車駛至前門東大街。達到時,前來團體參觀國博的大巴已經停了有十幾輛。下車后一路步行,途徑北京鐵路博物館、正陽門,行至威嚴平闊的天安門廣場。徒步廣場,右手側的國家博物館與位於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對稱坐落,隔廣場而遙相呼應。兩者建築風格如出一轍,皆恢宏大氣、壯麗典雅,十幾根仿希臘式立柱頗顯雄偉之氣。國家博物館與闊大齊整的天安門廣場以及一街相隔的壯麗威儀的天安門城樓共同塑造出一種大氣威嚴之氣氛,令人心魂震懾。
繞行至長安街上的國家博物館北門,甫一轉向,便看到國博門前佇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銅所鑄,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狀,頷首俯身,身型寬碩敦厚,猶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線直礪,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銅皴之以靛青雜色,頗有滄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於國博門前,如邀請,如訓導,如統領之統率歷史文明之浩瀚大軍。
九點鐘,館內開放。隨着近百名的觀眾的隊伍慢慢進入到了大廳。今天國家博物館所展出的是“復興之路”展覽。
一進展廳,展廳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歷史質感迎面撲來。左側浮雕猛看如浩蕩的黃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動、浩浩湯湯,細看則實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術、羅盤、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飛天、張衡地動儀、鄭和地圖與帆船等等眾多歷史元素依左右順序的寫意與寫實交雜的空間展現。
其後展覽由歷史照片、文書、衣服、兵器、機械、石碑等歷史實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開,橫跨從1840年至21世紀的二百多年時間。展覽敘述的脈絡橫貫近代、現代以至當代中國,其敘述角度與歷史觀點對於我們而言可謂耳熟能詳,包括各歷史事件所佔篇幅皆與中學歷史之敘述並無太大出入,所獨特者在於其珍貴歷史資料的詳實豐沛。
陳列共分為五部分,從“落後就要挨打”——清帝國慘遭列強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地主階級自強維新,及至百日維新終告失敗;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國開世,怎奈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列強折衝九州,仁人志士奮起探求救亡圖存之路;日寇侵華,烽煙四起,國民軍正面阻敵、中國共產黨敵後抗日,再至國共交戰,解放軍橫渡大江,國民黨潰敗台灣;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平息浩劫,改革開放,另闢中國蹊徑,專心國富民強。
鑒於展覽脈絡近於所學歷史脈絡,對其內容介紹在此就不作贅述了。參觀本次展覽,心生的最大感觸即是世事之無常,領先於世界兩千年之久的中國文明卻催生不出繼續維繫文明前進的力量,而淪為為其他後進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國。一國之強大放之於歷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發現多數僅僅只能持續一時,風起雲湧,起伏不定。從1840年國門被船堅炮利的英吉利人轟開,傳統文化在救亡圖存方面日顯無力,舊有社會結構逐漸趨於瓦解,中國開始向西方由表及裡地模仿、學習,這段歷史可謂中國歷史之最低點,及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定浩劫、實行改革開放,中國方真正開始復興,宏圖大展。
粗淺以為這段歷史對中國尤為重要,對傳統文化之態度以及究竟該在何種程度上學習西方,對這一重要問題的思考與爭論在這段歷史已有過深入探討,而這一重要問題在未來中國復興的道路還將必然面臨並再做不斷思考。對這段歷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榮辱、辯是非,尋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專業課上老師曾提及的一個問題:在對待國門被西方武力開啟這同樣的一件事上,中日兩國持的卻是相反的態度,日本人奉引美國軍艦成功登陸的日本人為英雄,對佩里將軍給予鄭重紀念,而中國則對侵略行徑尺否定的批判態度,未有相近與日本態度的傾向,中日這一態度之別頗為值得我們深思。
也許是因為主題所限,“復興之路”在抗日戰爭的展覽篇幅中對於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提及依舊如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頗為稀少,而着重於介紹中國共產黨敵後抗日根據地在艱難中壯大,以及對日軍形成有效牽制與作戰貢獻。
行文至此,也該有個總結。這次展覽豐沛詳實的珍貴歷史資料着實令人眼界大開,再現了諸多場景、情境,如直至親眼目睹清軍裝備之簡陋與西洋軍隊的船堅炮利,方更覺中西差距之大。環顧今朝盛世,回看過往,不禁扼腕。復興之路,願民族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