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感想
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通過這些活動,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並且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我們班裡的一部分同學,在周末一起去圖書館幫忙打掃和整理。十幾個同學分成兩組,我們那組去二樓先整理每個人所負責的書架,聽起來像很輕鬆,可是當我們做起來的時候就不這麼想了。一個同學端上來一盆水,裡面有一些抹布,我們一人拿一塊,我們按順序從低到高把書架擦得乾乾淨淨,擦下面容易,擦上面對於我們個子不高的同學來說就是很困難了,只能讓高個子同學去擦。完成後,休息一下,坐下來看我們所喜歡的書籍。
休息完畢,那裡的工作人員又帶我們去下一間,裡面好像是開會的地方,中間是一張大大的桌子,如果是一個人還得轉着圈擦。不過我們一人擦一塊地方,很快就完成了。看看手錶,我們乾的還是比較快的。社會實踐結束了。
想想以前,暑假中我們總覺得只要蓋個章就可以了,幾乎很少感受到到這種勞動的快樂。最重要的是,當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去社會實踐,去幫助別人時,我們會發現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快樂。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說的是一個人整夜不食不寢去思考鑽研一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處,不如親自去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你不在是個孩子,在鍛煉,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陰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號角與激昂的樂譜,也許每天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為了明日的採訪做着準備,但我們是快樂的。不再是不為浮雲遮眼之勢,更在一覽眾山之軀。
我們實踐,我們快樂。作為實踐,這樣的一項活動,也必須有其流程經營。從開始的確定主題,到隊員的選拔再到實踐的開始,分工,任務的布置,或許疏一看,甚易。但實則不然,在這過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學術上的嚴謹,更是尋找種人心嚮往的科學之美。孫中山說"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每個人在"華泰"這樣陽光的隊名中貢獻着自己,在愛心公益活動中以追求對"愛"的理解,大膽的去想,去做,在這個團隊中關心着對方,真正做到了團結,奮進。有激動,有感動,有觸動。
不論第一天大家為了提高團隊工作效率方案的討論爭論不休,不論每天在外徒步義賣的隊員被烈陽晒傷,汗珠滴落早已浸濕全身的隊服,更不論每晚寫報告,寫日誌,總結全天,為明日準備到深夜。每天的工作,吃飯,工作,總結,休息,成為了我們的主線,每天奔波於鄉村城鎮的各個小巷街頭,我們詢問着,調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實踐,讓自己明白更多屬於我們,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真諦。只因為我們知道,孵化夢想,需要汗水與堅強的臂膀,我們付出,我們收穫,我們快樂。
在以"義賣"為主要愛心公益活動的實踐中,我們感受到了人們對愛的奉獻,對愛的支持,這裡有孩子,農民,白領,老闆等,每每從他們的奉獻愛心中,我們在感受,感受着這份簡單而又真摯的愛,經過我們的訪問,知道了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孩子受教育的困難,生患重病者對生的渴望,在同情的同時,我們更多了一份寬慰,因為,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籌集了一些善款,為他們盡了一份微薄之力。或許,我們的實踐不能幫助到所以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我們的實踐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讓更多人注意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的實踐活動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這是對我們實踐活動的肯定。我為自己為一名仰大學子感到自豪。
實踐活動結束了,每個人在思考着這十幾天發生在我們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鬥,"華泰"這個詞,不再是一個隊名,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當進入愛心公益活動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奮鬥,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一個團隊。這樣的實踐,這樣的我們,這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