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心得體會
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一是培養學習興趣、二是訓練學習方法、三是鞏固所學知識。下面我就結合我的具體做法,談談我的體會。
一、培養學習興趣
應該說,大多數學生對於學習化學還是有着直接興趣的,對化學現象存在着好奇心,對化學實驗尤其感興趣,要充分利用學生學習化學的這種興趣來組織教學,保持學生旺盛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1、加強化學實驗和直觀教學
化學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力求操作規範,現象明顯,可見度大。學生實驗要人人動手,細心觀察,及時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在家中進行一些簡便易行的小實驗,來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如發給每位同學半小張澱粉碘化鉀試紙,要求學生利用家中一些簡單的食品和器具,檢驗家中所食食鹽是否為加碘食鹽。圖片、錄像、多媒體模擬等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理解知識能起相當大的作用,一些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如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一些化學中的微觀世界,如晶體的結構等,更是有着極強的直觀示意作用。特別是電腦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在機上進行逼真的實驗演練,全方位的互動,更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闢了新的途徑……
2、理論聯繫實際
生活中有許多豐富的化學知識,高中學生對自然界的現象及其變化已有一定了解,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舉學生熟悉的化學現象,並用化學知識進行揭示,這能使一些較為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跟同學們談到油條是我國北方的一種早餐食品,民間俗有“一鹼、二礬、三錢鹽”烹制油條之說,那麼其中的“鹼、礬、鹽”是指什麼?烹制油條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是什麼?再如,在學習銨鹽的性質時,同學們都能掌握NH4Cl受熱分解,然後讓大家分析為什麼舞台布景、艦艇上的木料等都經常用NH4Cl處理,原來NH4Cl受熱分解產生的NH3 HCl都不能燃燒,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從而達到防火的目的。再比如,在學習蛋白質的性質時,講蛋白質遇到鹽就會凝固、變硬,向同學們解釋為什麼燒魚燉肉時不易過早放鹽?這是因為燒魚燉肉時,蛋白質被拆散,生成氨基酸,味道鮮美可口,而蛋白質過早遇到鹽,凝固變硬再溶解和拆散就困難了。這樣可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慾望
3、利用研究性學習課或選修課,開展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能活躍學生思維,學有所用,提高學習興趣。如在高一的研究性學習中,我給全年級的同學上化學興趣實驗——配製消字靈、滴水生火、滴水生煙、藍瓶子實驗等,也適時地開展一些化學用語小競賽,如百個方程式競賽,撰寫化學小論文等。
4、教學內容要適中
教學內容過深、過難、作業過多,不僅加重學生負擔,而且容易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堅持適當難度與可接受性相結合,適當密度與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作業切忌大量偏難,學習檢查切忌頻繁測驗、考試。針對學生素質較好的實際情況,高一側重興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高二側重能力的培養;高三則側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千萬不能將高三的內容下移至高一、高二,期望一氣呵成,結果適得其反,一旦使學生喪失了學習提高的自信心,那我們所作的任何努力都將會事倍功半。
二、訓練學習方法
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高中化學習的特點和方法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學生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發展自己的智能。
1、學會觀察和分析
化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重要引導學生重視化學實驗,逐步培養獨立觀察的習慣。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來說明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規律,學會根據實驗結果書寫化學方程式,學會用實驗探究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同時在實驗中讓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形成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等。例如我在上《鈉》一課時,就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探究法的教學程序:
(1) 提出問題:金屬鈉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金屬鐵在常溫下與水不反應,金屬鈉是否也如此呢?
(2)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①用小刀切一小塊金屬鈉--斷面呈銀白色很快變暗
②將其投入到盛少量酚酞的水中--"浮、熔、游、鳴、紅"
③將生成的氣體點燃--淡藍色火焰
④將金屬鈉放置於坩堝中加熱--生成淡黃色固體
(3)啟發學生進行科學抽象:
①鈉的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質軟、密度比水小、熔點低等。
②鈉的化學性質:a、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
b、能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4)然後得出結論:由於鈉原子半徑比鐵原子小,所以失電子能力強,金屬性強,單質還原性強,比金屬鐵活潑。
(5) 最後將總結出來的知識加以應用:
①實驗室中如何保存金屬鈉?
②將金屬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會置換出銅嗎?
2、掌握預習的方法,養成預習的習慣
學生預習與教師備課一樣,都是上課的準備,經過預習,學生知道教材內容,知道問題所在能帶着問題聽課。可是學生都缺乏預習的自覺性,我覺得可以採取強硬措施,上課前用5分鐘閱讀文,可畫出重點,再授新課。這種預習習慣的形成,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知識概括能力。
3、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而思維起源於問題。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只有通過思考,才能發現問題,而問題的提出又能促進深入思考。要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去分析理解所觀察的現象和教師所講的材料,揭示事物的聯繫和差別,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在學生具有一定基礎知識后,要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得出概念的能力,如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鹼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酐等定義之間的區別及聯繫。
三、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思維形式和記憶能力都有待進一步發展,各種學習負擔不均,致使學習的知識零亂,鞏固率不高,要使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由“會”到“活”並由“活”到“用”,知識的鞏固是關鍵。
1、想方設法幫助學生記憶
學習化學要強調必要的記憶,通過分析概念,發現規律,明白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繫等,都可以鞏固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在實際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對一些概念、定理、方程式的記憶,可以編一些順口溜,如講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時,就可以編這樣的順口溜:“不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弱寫出誰,幾價加幾水;多元弱酸根,一次加一水;生成酸式根,再加一次水;可逆不沉澱,不畫氣體飛。“再比如,在記憶乙醛發生銀鏡反應時的方程式: CH3CHO + 2 [Ag( NH3)2] OH → H2O + Ag + NH3↑+ CH3COONH4,由於生成物多,不好記憶,就可以編這樣的順口溜:“一水、二銀、三氨、乙酸銨”,這樣的記憶效果會好一些。
2、通過分析發現規律,歸納簡化
在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對知識做出全面的概括、總結、歸納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每一堂課後要小結,每一單元學習之後要進行單元歸納總結,特別在高三總複習中,更要重視歸納總結,如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跟強鹼反應的物質有哪些類?滴加順序不同,實驗現象不同的有哪些組?同分異構現象有哪些?等,這樣就會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間接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3、通過反覆練習,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練習一般以課堂練習為主,這樣效率高,容易發現問題。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要通過多次反覆才能形成和鞏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不斷鞏固,反覆練習的作用。如在上課時,可設計一些跟蹤性的選擇題、填空題,穿插與新課之前或之後,讓學生回憶鞏固。每單元結束后,都要把學生作業中錯誤率高的典型習題反覆進行講評,設計一些針對性習題布置給學生,糾正錯誤,以求落實。另外,讓學生對練習自我分析、整理實驗報告、自編、自解試卷、一題多解的思考,以及某一基本實驗進行相互操作的考察等等,都會起到鞏固和深化化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
總之,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是一件必須長期探索的工作,需要每位同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