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綠色開發區的思考2003年3月28日,市委、市政府作出決定,把**開放開發區的規劃面積由原來的38平方公里擴展到126平方公里,並更名為“**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年6月3日,國務院同意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國家級的出口加工區,這兩大事件標誌着我區將迎來新一輪的開發建設高潮。在這新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們必須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思路,探索綠色開發之路。建設綠色開發區就是要以最少的土地消耗、能源消耗、環境損害,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建設綠色開發區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開發區建設發展理念的一種創新,它是綠色GDP核算理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種延伸。所謂“綠色GDP”,是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它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后的國內生產總值。綠色GDP的核心理念在於,單純從絕對數看GDP總量難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各生產部門產生的價值總量,而必須考慮這種產出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損害成本,只有扣除後者,從相對的角度才能正確核算社會生產的“有效”價值總量。把綠色GDP理論運用到開發區這類特殊經濟功能區的建設,就是要建設綠色開發區。這裡的“綠色”,不僅是指生態意義上的“綠色”,而是泛指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保護、對資源消耗的節約,以及對經濟增長質量的要求。具體來講,綠色開發區應具有以下幾個特徵:環境保護好。表現為生態環境良好,綠地率和綠色率適度。空氣、污水、噪音、廢棄物等環境指標控制在國家一、二類標準範圍內,具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土地、能源等重要資源利用集約度高。在土地利用上,表現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項目建設用地的容積率、建築密度設置合理,土地使用率高,單位土地產出的GDP、稅收等經濟效益指標高。在能源利用上,表現為單位GDP、工業總產值耗電能、煤、水量低、節能技術廣泛運用,人們的節約意識強。經濟運行質量高。經濟運行質量不僅僅是看工業總產值、GDP、利用外資、出口等總量指標,更重要的是要看各產業的凈產值率、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及財稅收入佔GDP比率等效益指標,看地區產業的集聚度及產業競爭力,以及當地技術、知識產權、品牌等內生性經濟成長因素的發育程度。總之,建設綠色開發區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它既是開發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突破自身發展瓶頸,實現第二次創業,謀求更長遠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在探索一種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模式。加強開發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設生態型經濟園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開發區發展的根本依託。隨着開發區優惠政策逐漸淡化,開發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從原來主要依靠優惠政策轉向依靠綜合投資環境質量,而其中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所佔權數越來越高。硅谷、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等世界成功經濟功能區的實踐表明,開發區要聚集“財氣”(創業)和“人氣”(居住),必須實現工業化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成為開發區的區域品牌和招商引資的“名片”。“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在國內外一些城市工業化進程中已經有過非常深刻的教訓,開發區決不能再走這條老路。因此,要建設綠色開發區,首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構建“林帶 林區 園林”多層次的園區綠化體系。林帶建設主要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幹道兩邊的人工林帶和河流沿岸水陸交接地林帶的建設,要根據不同道路的位置、性質和功能特點,以及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特徵、創建獨具特色的景觀林帶,而沿岸林帶建設要兼顧凈化水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態功能;林區建設包括生態景觀林區和專用林區建設,要充分保護區內既有林區,並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和建設;園林建設包括街旁綠地、公園、道路綠地以及廠區內綠地的建設,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聯繫的綠化體系,園林的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宗旨,按景觀化、生態化的要求建設,通過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綠化體系,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綠色園區格局。嚴格控制項目環保審批。開發區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環保產業政策,嚴格控制項目環保審批,對於引進項目可能對環境的影響作全面的評價,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編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和預測,提出具體的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和建設。要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制度,對於不符合環保規定的項目,堅決禁止入區入園投資,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加強區域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堅持環保基礎設施的規劃先行,環保設施科學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確保生態保護和環保工作與區域建設同步進行。要增加對環保設施建設投入,建設的重點是污水集中處理系統和垃圾集中處理系統等對區域環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設施。要確保環保基礎設施運行處於良好狀態,提高生活污水的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構建完善的區域環境監測和檢測體系。工業企業生產過程難以避免地會對環境造成消極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是廢水、廢氣、固體污染物以及噪聲污染、光污染等方面。因此,需要構建完善的區域環境監測和檢測體系,加強對企業生產過程當中環保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確保區域內工業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的達標排放,使區域水質、空氣、噪聲等達到國家規定的水平,為應對預防和應急相對突發的環境事故,要建設預防和應急相應程序的措施,對潛在的環境事故或者緊急情況要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和應急措施。加強環保宣傳和教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需要民眾的積极參与。開發區要注重加強環保宣傳和教育,要在區域企業和民眾當中樹立環境憂患意識,讓民眾認識到生態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人們認識到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個人及社會發展的基礎。要在企業當中倡導環保生產,在居民當中倡導環保生活,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人民的共識並形成具體行動。集約利用資源,為創立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社會做出表率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資源環境面臨著巨大壓力,這要求我們必須注重資源的集約利用,才能保證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開發區作為相對超前發展的經濟功能區,必須更加註重資源的有效、高效利用,避免走以資源的高消耗換取經濟的高增長的粗放式發展模式,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探索經驗。惜土如金,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率。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資源,是開發區發展的基本載體。開發區必須全面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這一基本國策,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強度和產出率,實現土地開發利用由粗放向集約轉變,讓每一寸土地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一是要提高項目的准入“門檻”,保證引進項目的質量,要求進區項目必須是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項目;二是要實行供地量與投資額、產生效益等指標掛鈎,規定項目投資總額和密度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供應土地;三是要實行供地量與建築密度、容積率掛鈎,在規劃設計上,明確項目用地的建築密度及容積率的下限,防止多佔少用,浪費土地資源;四是要嚴格管制土地用途和動工、竣工期限,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明確規定土地用途和動工、竣工時間,杜絕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或者閑置土地的現象,並依法處理和收回閑置用地;五是要注重產業結構調整與土地使用調整的結合,逐步淘汰佔地多,用地少,效益差的項目,把土地調整供應給用地省、效益好的項目,充分挖掘土地潛力,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效益,促進開發區工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節約能源,提高單位能源消耗的產出效益。為此,一方面要加強對節約能源的宣傳和教育,並制定相關的節能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建立節約能源的生產模式,實現節約利用、綜合利用、循環利用能源、引導居民形成節約能源的生活、消費方式;另一方面要注重依造科技進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積極鼓勵節能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並大力推進應用節能技術,挖掘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能源利用潛力。從做大轉向做強,提高開發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建設綠色開發區,必然要求開發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一是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二是從外延式向內涵式轉變;三是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四是從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五是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的經濟增長方式向主要依靠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的增長方式轉變。提高項目引進的質量。要根據開發區自身的資源條件,有選擇地引進項目,要堅持把效益好、低污染、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作為引進的重點,避免急功近利,“撿到籃子都是菜”,來者不拒。要把引進外資與引進內資結合起來,在開發區營造內外資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外源型與內源型經濟相融合,增強開發區經濟的內生性和可持續性。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經濟實踐表明:某一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有助於該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一個地區的特殊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助於該地區競爭力的提升。因此,開發區要以昌河汽車等項目為基礎,深入研究其產業鏈的特點,及其在全球的投資分佈和轉移的規律,分門別類地制定鼓勵發展政策,積極實施集群化招商策略,圍繞昌河等龍頭企業,高關係度的項目重點攻關,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延伸產業鏈,引進產業向開發區聚集,形成若干特色產業群,進而提高開發區的產業競爭力。與建設綠色開發區的上述要求相適應,有必要對開發區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作出調整,從注重考核速度,規劃指標向注重考核效益,質量指標轉變,從注重考核經濟增長指標向注重考核環境,資源利用指標轉變,從注重考核吸引外資、等外向型經濟指標向注重考核自有知識產權,對國外技術的吸收消化能力,自有品牌等人源性經濟因素轉變,要建立涵蓋經濟效益、資源、環境、投資、成本消耗等指標的綠色開發區綜合性評價體系,並與國家將要試行的綠色GDP核算體系進行銜接,構建開發區新的業績評價標準,以此為導向,使綠色開發區的建設理念得以制度化。開發區、新城區,特別是市委提出的“圍繞八里湖,建設新**”的戰略構想后,我們一定要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手筆”,探索一條新的開發建設之路,讓我們的作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後人的評說。
建設綠色開發區的思考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