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生命,可以說,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構成的,是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累積起來的。沒人能預計他在下一分鐘里能發生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記得前一分鐘我們做過什麼。

  這裡是要講述一個將自己的一生用時間來計劃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了研究和試驗:試驗在寫、讀、聽、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幹多少?干多少?怎麼干?他不讓自己負擔過重,力不勝任;他總是循着他能力的邊緣前進,他對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確無疑。

  如果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那生活會變得多麼美好!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覺到的大得多,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感嘆自己因能力有限而導致一事無成。

  柳比歇夫生前發表了七十來部學術着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着作;這些着作在國外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着,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於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柳比歇夫從一九一六年開始記日記,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在革命的歲月里,在戰爭的年代中,住院也罷,在出門考察途中的火車上也罷,始終堅持不懈。看來,沒有任何原因、任何事件、任何情況能不讓他在日記中寫上幾行。

  我翻着他的日記,一會兒看看一九六0年的,一會兒看看一九七0年的,瞅一下一九四0年,看一眼一九四一年,——哪一年都是一模一樣,千篇一律。天哪,實在談不上是什麼日記。哪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細賬,記着當天干過的事,註明用了幾個鐘頭幾分鐘,還注了些莫名其妙的數字。我看看戰前的日記,也如出一轍。沒有記敘,沒有細節,沒有思考,——一般構成日記中心內容的那些東西一概不見。

  我發現,每個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結,畫了一些圖,列了一些表。到年終,又根據每月小結做一份年度總結,列出一覽表。

  柳比歇夫開始的時候同旁人差不多,跟所有年輕人一樣,渴望着建樹功勛,成為拉赫美托夫,成為超人。一步步,他才逐漸回復天性,冒出人的弱點,他鼓起勇氣繼續前進,攀登越來越陡峭的高峰——追求人性,追求那最最樸實的人性。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驚世界,而是象易卜生所說的,生活在世界上。 這樣,對人、對那門科學都要好一些。柳比歇夫的長處首先在於他懂得這些道理要比其他人早得多。

  “工作中的任何間歇,我都要創除。我計算的是純時間,”柳比歇夫寫道,“純時間要比毛時間少得多。所謂毛時間,就是你花在這項工作上的時間。 ”

  “常常有人說,他們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這樣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純時間來說,我一天幹不了那麼多。我做學術工作的時間,最高紀錄是十一小時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個小時的純工作時間,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把純時間折算成毛時間,應該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我逐漸改進我的統計,最後形成了我現在使用的方法……

  如果想要工作有一個令人欣慰的結局,那麼就去干你心向神往的工作。

  他堅信,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不能亂用到慪氣上,不能亂用到競爭角逐或滿足虛榮心上。在他看來,對待時間的態度是個道德問題。



奇特的一生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