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陳涉世家讀後感(一)
《陳涉世家》記敘了距今兩千兩百多年前的秦二世時期陳勝、吳廣率領農民在大澤鄉起義的故事。義旗一舉,天下民眾紛紛響應,“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如此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當時暴秦的法律殘酷、徭役繁重、賦稅無度等。所以,一個國家的治理應以民為本,才能使之繁榮富強,反之,只會衰敗滅亡。
秦朝滅亡,漢朝建立。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賦稅,重視以德化民,百姓們才安居樂業,社會自然也安定了許多。國邦安定,百姓和樂,如果漢朝初期不以民為本,這些成果從何而來?
唐朝是古代中國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於是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呈現出“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像李世民一樣,以民為本,哪裡還會有陳勝、吳廣這樣的起義,可惜以民為本的帝王太少了。
隋朝末年,隋煬帝徵集百萬民工開鑿大運河,建造龍舟,逼得農民紛紛起義,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說得正是隋煬帝這一類的暴君。
世事兩茫茫,盛衰豈無憑?以民為本,大興治國之道,國家必然繁榮昌盛。不得民心,一心只為“私”字奔忙,衰敗早已註定,因而就必然會有千千萬萬個陳勝、吳廣起義。
史記陳涉世家讀後感(二)
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從小立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出自於司馬遷寫的巨著《史記?陳涉世家》。文中的陳涉,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不甘心一輩子替別人耕田種地,面對在一起耕田種地的平庸的夥伴,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立志要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在大澤鄉,陳涉領導戍卒900多人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陳涉的首創之功,與陳涉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是分不開的,因此,我認為,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從小立志。
人們常說,“立志才能成才”,“有志者,事竟成”.的確,我們要想報效祖國,首先就得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只有這樣,才會有奮鬥的目標,才會有不竭的動力。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們的遠大志嚮應該是: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才。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雖然也有努力進取之心,卻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一旦遇到困難就泄氣,就打退堂鼓,不能克服困難、持之以恆地學習;還有的同學,他們也想做遵守紀律、好好學習的優秀生,可是卻管不住自己,時間一長就忘記了自己的決心;更有些同學,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以為努力學習是為了家長和老師,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同學之所以有如此欠佳的表現,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還沒有真正在自己心中樹立起遠大理想。“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因此,我們要想成才,就要先立志,要立長志。誓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遠大志向。
樹立起遠大志向,有了長遠奮鬥目標之後,我們還需要確定自己的短期目標。作為學生,我們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過硬本領,提高綜合素質。因為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成才的基礎,一個沒有文化知識、缺乏良好素質的人,空有遠大理想又有何用呢?終究還是南柯一夢。我們只有一步一步地實現短期目標,才能最終實現長遠的奮鬥目標。這樣既有遠大的志向,又有明確的短期目標,我們學習就會有信心、有動力,就不會出現那種“三分鐘熱度”和“無志者常立志”的現象了。
古往今來,因從小立志而事業有成者比比皆是。宋代名將岳飛,年輕時就立下了“收拾舊山河”的雄心壯志,後來成為留名青史的民族英雄;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因為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所以他能夠刻苦學習,最終成為學識淵博、在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為中國富強而嘔心瀝血的傑出領袖。
我們青少年要想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將來報效祖國,成就一番大事業,也必須像陳涉、岳飛、周恩來那樣,從小樹立“鴻鵠之志”,並為之而努力奮鬥!
史記陳涉世家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