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篇一: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前幾天,媽媽向我推薦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是作者寫給他的女兒的,我最喜歡"談處世"和"談時間"兩個章節。
在"談處世"這章中,有一篇文章叫《何必欺人太甚》,裡面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次作者夫婦去法國,旅行團沒有安排去羅浮宮,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參觀完回到團中,有人問他們門票價格,他們才想到自己是從出口"沖"進去的,那個問他們的人怕他們尷尬,就馬上轉移話題。如果那個人沒有轉移話題,反而窮追不捨,那作者一定會當眾出糗,雖然那個人心裡會覺得作者在吹牛。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同學吹牛,當同學被問得一問三不知時,我們是不是應該轉移話題,如果打破砂鍋問到底,叫對方認錯,甚至當眾落淚,對我們也沒有好處。
"談時間"中的《大時間和小時間》告訴我,不同的時間要做不同的事,《一時二用》告訴我,要懂得分配時間,做事才能快。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等着我細細去品味。
篇二: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昨晚,去同學的寢室玩,順便向她借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因為以前讀過他的書,很喜歡。昨夜,看到其中有一段寫到,有位讀者看到一本名著,自己也感到很激動,也想寫點什麼,但之後不久那段感覺便一去不返,他感到很疑惑,難不成那只是他的幻覺?對於這段,我深有感觸。
今年5月,我獨自一人利用周末的休假,用自己上大學后攢的錢來了一把首次獨自旅行,儘管時間只有倆天三宿,但它對我的意義卻是很大。回學校后,我打算寫一篇以流水日記的形式記錄這次旅行,但因為課業繁忙,一直找不到那麼一段閑暇愜意的時光來完成。但我心裡想,既然它對我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那我就應該不會忘記其中的每個細節。誰知,我卻和那位讀者一樣。
我現在只希望我對上海的記憶不要那麼快地消失,我會儘快記錄下我那殘存的回憶。
篇三: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從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着手的。十分貼近我們這些即將步入高中的學生,因為我們現在正值青春期,所以總會在學習上,與人相處等方面遇到大大小小的煩惱,而《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正像我們的一個朋友一樣去開導我們,引導我們。
比如,書中談寫作這一章節給我的感觸頗深。曾經的我非常排斥考場作文,因為我認為考場作文總是會禁錮我們的思想,使我們的文章中只有華麗的語句,而缺失了真實的情感,這類的作文不應該得到高分,因為它缺少了"有血有肉"的文章所帶給我們的感動。當讀了"熱筆與冷筆"這一小節后,我似乎對考場作文有了深刻的理解,精心雕琢的是佳作,投入情感的更是精品,這些文章同樣都能體現我們的語言功底。
再如,"談處世"這一章節,從在學校與同學相處,在家中與長輩相處,在社會與他人相處的幾個方面談及。其中並非是在教育我們圓滑,而是婉轉,使我不僅對已經遭遇的麻煩一籌莫展,並且對未來走向複雜的社會有了一些鋪墊。
這本書除了在內容上會給我們許多幫助,更多的是在它的寫作方式上。劉墉在闡述每一個中心前總會舉一兩個實例來引出自己的觀點,使我們更能夠深刻的體會。這一方法在談記憶這一章節里尤為突出,許多的記憶方法是不能夠用抽象的定義去傳達的,所以用實例說明顯得更為生動。當然其中也舉了愛因斯坦的例子,使所說的方法更具有說服力。
這本書之所以得到我們的青睞,我想和劉墉所在書中使用的語言密不可分。他不是以一個父親嚴厲的口吻在警告孩子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而是以一個朋友的口吻在給我們一些善意的建議。循循善誘的言語使我們這些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更能夠接受。
沒有嚴厲的呵責,沒有過分的溺愛,有的只是自然親切的言語;沒有眼淚,沒有任信,有的只是欣然接受。這就是一本好書給予我的收穫。
篇四: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戈文麗
第一次讀劉墉的書,是在高一,別人送的生日禮物《下一站,成功》。讀完第一遍的感受覺得這是很平凡的一本書,但是一本如此普通的書為什麼會獲得那麼多人的青睞呢?於是,我將那本書拿出來,重新閱讀。在我考試失敗的時候,讀這本書我體會到的是一種寧靜,一种放下所有東西,去品味一種經歷的寧靜,站在旁觀者的立場,我看到自己走向錯誤的原因,然後沉澱,努力;在我朋友生病時再看,體會到的是生命頑強的抗爭,人——在順境逆境中,小心的呵護着生命,同時又堅強的支撐着生命。一本書,無論在何時,都能給你積極向上的激勵以及深層的體會生命,那麼這就是一本好書。
這次,拿起另外一本,他為自己的女兒而寫下的一本書,那又是一種全新的感受。裡面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他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話要對我說的呢?回想起父親欲言又止的神態,我知道,曾經,父親也想對我說同樣的話。
劉墉不是一個平凡人,但是卻是一個平凡的父親,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快樂、幸福、有成就,對於子女他或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觀察,但至少他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子女的個性特徵、不滿、缺陷,然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教材教育子女。儘管自己當時的處境與現今女兒的處境已大相徑庭,但是但歷史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的。從女兒一句抱怨到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到女兒作業時的坐姿,都在他的關注範圍之類,這樣的瑣事,也許在我們子女的眼中是不屑的,但是每一個父母卻都時擔憂着。
對於劉墉這樣的名人,他沒有直接向女兒說出"你不對,你應該…"而是該用建議的方式,不是利用成人權威,而是站在女兒的立場,講道理、說理由,那我們天下的父母,是否應該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所啟發,有所改變。
劉墉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書,源自於對女兒的愛,進而投以關注、報以教導。作為子女,父母親關心的對象,我們是否應該給父母以了解我們的機會,進而站在一個更為成熟、理智的立場,為我們提出建議呢?
篇五: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一口氣把它讀完了,還是意猶味盡。雖然有許多情節俺們農村人現時遇不到,但還是長了許多許多眼界。
摘自書:劉墉,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創作的原則是"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現主持水雲齋。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