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建國方略讀後感

建國方略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建國方略讀後感(一)

  首先,我要對本書的作者做以簡要介紹: 《建國方略》由《孫文學說》、《實業計劃》和《民權初步》三部著作組成。三文發表於1917年至1920年之間。其中,1917年完稿的《民權初步》事關“社會建設”,1918年底完稿的《孫文學說》事關國民“心理建設”,1919年2月完稿的《實業計劃》則是一份全面快速進行經濟建設的宏偉綱領,為中華民族復興提出了發展中國經濟的遠景規劃。其作者便是我們熟知的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1866.11.12—1925.03.12)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其中《孫文學說》是孫中山先生的主要哲學著作,他針對當時普遍流行的“知易行難”的思想,提出了“知難行易”的學說。認為,中國所謂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之說,從古至今深人人心,從而造成了極大的消極影響。辛亥革命失敗后,許多革命黨人對革命事業失去信心,就在於他們長期受“知易行難”思想的束縛,既不重視革命理論的作用,又缺乏實踐的勇氣,因此,孫先生針鋒相對地提出了“行之非艱,知之惟艱”。鼓勵人們勇於探索真理,勇於獻身真理。

  而《實業計劃》是孫中山先生精心制定的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偉大計劃。孫先生認為,中國近代之所以被動挨打,就因為經濟落後。他把這個問題看作是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實業計劃》 是以國家工業化為中心 , 實現國民經濟全面近代化的具有綱領性的建設計劃 。包括 : 在我國北部、中部 南部沿海各建世界級先進水平的海港 ; 修築十 萬英里長的六大鐵路系統和百萬英里長的公路網 ; 治理、疏浚長江、淮河、黃河等內河水系; 大規模移民開發邊疆 ; 全面開發各類礦藏 ; 以近代化方式改造農業 ,對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各方 面的建設規劃。該《計劃》 的首創性在於其規模之宏偉, 涉及社會經濟面之廣泛, 戰略目光之 遠大 ,都是前人所未有的 。其超前性在於:當時缺乏如此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政治環境、經濟條件、人才條件、科技基礎。但其對中國近代化經濟建設的啟迪和借鑒意義是值得讚揚的。

  《建國方略》中的最後一個部分:《民權初步》孫中山先生教給民眾實踐民主的具體辦法,《民權初步》雖然列入其最重要的理論著作《建國方略》的第三部分,但長期不受重視,甚至於被時人譏笑為“可笑的程序”、“繁瑣哲學”,甚至於汪精衛在起草《總理遺囑》時,也將其視作“小道”而“漏列”了。 但該書在孫中山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性是里程碑式的。該書寫作的緣起,是對袁世凱復辟的反思,完成於1917年夏天,也就是護法戰爭開始的前夕。換言之,本書具有“承前(反思袁世凱復辟)啟后(指導護法戰爭)”的意義——欲否定與責難護法戰爭的學者和媒體,在否定與責難之前,都應該先仔細閱讀本書。寫作目的:提高國民民權素質,以抵制專制復辟孫中山在書中直言寫作此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國民的民主素質。

  1840年英帝國主義用利炮轟開了清王朝那扇封閉的大門,從此,中華民族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與此同時,為了把中華民族從苦難的深淵中拯救出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奮起抗爭。孫中山先生和毛澤東同志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在這種大背景下,孫中山《建國方略——物質建設》的前瞻性與宏大氣魄只能被扣上不合時宜的帽子。史扶鄰在《孫中山——勉為其難的革命家》中,描述了澳大利亞記者瑞納關於孫中山首次展示他的宏偉計劃時的情景,他顯然和當時其他西方政治家與新聞記者一樣,把孫中山看做一位夸夸其談的空想家:“(孫中山)帶了一幅約6英尺見方的龐大地圖,把它攤在地板上……他不因地圖上的種種阻隔而氣餒,只是握着畫筆,在地圖上儘可能地用鐵路線填滿各個省區和屬地……他竟然天真地認為,畫了這些線路,國際資本家就會提供足夠的資本,在5至10年內把這項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建成!”

  儘管如此,《建國方略——物質建設》的意義並未因它的前瞻試驗性而喪失其意義,雖然孫中山平生領導和促發了中國歷史上兩次影響深遠的革命,一次果實被竊取,另一次則在端倪初發之時,他本人就已經與世長辭。但正如韋慕庭在《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結尾所說的那樣,這個文件系統性地把經濟建設、國民精神建設和政體構造結合了起來,並最終引導中國人民在半個世紀后逐步實現了他為中國謀求解放的夢想。

  通過一個多月的速讀,我從中深刻體會到孫中山對於中國發展的遠大理想。深刻體會到:《建國方略》是孫中山外察世界潮流,內審中國國情,並在認真反省數十年革命實踐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理論成果,是他為爭取民族獨立、民權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理想而殫精竭力的思想總結。最佩服他的地方當然就是,孫中山先生在10年前便能清楚的預料到十年後必定要發生的社會現狀。他的理想與展望大都得到了印證。我想這正是這本著作流傳至今的根源吧。 作為一個理科生,第一次親身體悟到查資料輔助閱讀,再從閱讀中得到自己的感悟的快感。以及中國歷史的可研讀性。我會一直為中國擁有孫中山先生而感到自豪!~

  憑藉所查資料結合書本后的個人拙見,如有錯解原作之意,望見諒。

  建國方略讀後感(二)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網,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孫中山關於未來中國的發展,他提出了基本構想,百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艱苦奮鬥,而今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諸多構想,已經成為現實。

  孫中山於1919年寫就《實業計劃》一書,與《孫文學說》等書,合稱《建國方略》。關於未來中國的發展,他提出了基本構想,當時曾被有些人斥為“空想”。百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艱苦奮鬥,而今盤點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的諸多構想,已經成為現實。崛起的中國,實現了孫中山振興中華的中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三民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

  中國革命實踐證明,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是相互融合的,毛澤東說“不但在過去和現在已經證明,而且在未來還要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三民主義最忠誠、最徹底的實踐者。”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所謂革命三民主義是隨着歷史進程漸趨完善的新三民主義。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提出“重新研究國家的現狀,重新來解釋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他曾16次演講闡述三民主義。他最後、最詳盡的一次演講內容中有:“民族主義,反對列強侵略,打倒與帝國主義相勾結的軍閥,求得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民權主義,實行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歐美現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選舉、罷免、創製、複決四權以管理政府,政府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以治理國家;民生主義,最重要之原則有兩個,一為平均地權,實行耕者有其田,二為節制資本,私人不能操縱國計民生。”孫中山在多次演講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領導的政黨和運動必須達到三個目的,進行民族革命以實現民族主義,進行政治革命以實現民權主義,進行社會革命以實現民生主義。他又認為,最後一個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實現。這些精闢論述,十分切合中國革命的實際,也為中國革命實踐所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如,就民生而言,2012年,中國共產黨十八次大確定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體目標。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改善民生方面採取的最重要舉措。因此,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三民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

  二、建國三序在海峽兩岸均有不同形式的體現

  孫中山對中國政治體制的構想和建立,提出了一整套政治設計,這就是建國三序。所謂建國三序,是指當時中國要從一個軍閥割據、民智未開的國家,過渡到一個民主自由的憲政國家,不能一步到位,需經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軍政時期,設立軍政府,以掃除軍閥割據、完成國民革命為要務;軍閥掃除、國家統一,即可進入訓政時期,由執政黨培養訓練民眾學會並掌握權力之運用,黨的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選舉、罷免、創製、複決法律的權力,以黨治國;經過訓政,地方自治達到一定程度,人民對選舉、罷免等項權力已會運用,執政黨即還政於民,制定憲法,進入民主憲政時期。所謂以黨治國,即在訓政時期,由執政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此外,還有權能分開、五權分立等論述,在西方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國傳統政治體制中考試、監察這些精神,設立平行的五院分別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大權力,其地位平等,且相互制約。這一整套政治設計,在當今民主社會裡人們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但對於剛從二千多年封建專制社會脫胎而來的民國來說,的確是十分先進的制度。現今中國實行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如,人民代表大會、政協會議、國務院及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實際上是權能分開、五權分立的體現形式,並有所創新。海峽對岸的台灣,因歷史原因與大陸分割,在蔣介石執政時期,因島內多亂曾長期實行軍政、訓政,自蔣經國開放黨禁以後,也進入了憲政時期。現今兩岸達成了“九二共識”,人民開始友好往來,相信經過一定時期的實踐和努力,可望實現“一國兩制”形式的統一。

  三、實業計劃中鐵路、港口和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設想,而今已成為現實

  實業計劃中的鐵路建設,孫中山考慮得極為細緻周到。他設計了五條貫通全國的鐵路大幹線,分中央鐵路系統、東南鐵路系統、西北鐵路系統。最大創意的設想莫過於高原鐵路建設,他稱“此系吾鐵路計劃之最後部分,其工程極為繁難,其費用亦甚巨大。”他說這一塊土地礦藏豐富,世人罕至,待其它鐵路完成後,這條鐵路實有必要。讓人欽佩的是,他還細列出了拉薩蘭州線、拉薩成都線、拉薩大理線等16條具體線路,沿線所列地點之細令人驚嘆。如今,鐵路建設的構想都已成為現實,現在中國鐵路網的構架,基本上符合他的規劃。關於港口建設,包括北方京津地區、東部上海地區、南方廣州地區,同時根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劃分為幾個經濟區域,近似於現今全國大經濟區域規劃。在改良水道方面,提出整治長江口至重慶的河道、建設沿江港埠外,還提出在長江上游開發水利,明確說明在三峽建壩發電。如今,三峽大壩建成,已發揮巨大效益,在防洪方面,可抗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航運方面,萬噸級輪船可通達重慶;在發電方面,總裝機容量達2250萬干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值得稱道的是,孫中山關於通運輸的謀划和構想,尤其是他倡導的開放築路方針,對中國交通運輸事業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年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與孫中山的開放築路方針一脈相承,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振興中華的偉大戰略舉措,既有利於中國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發展,是21世紀中國夢和世界夢的完美結合,必將為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特別是中國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增添助力。

  連接中國與西方的絲綢之路,隨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推進,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廣義的絲綢之路包括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以南海為中心,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而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連接中國內陸腹地與中亞和歐洲內陸的陸上通道,人們習慣上稱古絲綢之路,還有歐亞大陸橋之稱。

  現今絲綢之路全長7000多公里,自中國西部西行,分為北路和南路兩條路線,經過中亞、西亞到歐洲、非洲,可覆蓋40多個國家和40多億人口。中國境內長達4000公里,經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5省區,沿線有兵馬俑、法門寺、敦煌莫高窟等歷史文化古迹和青海湖、羅布泊雅丹地貌以及森林、草原、雪山、冰川和沙漠等自然景觀,吸引着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絲綢之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據史載,自河西走廊交通開闢后,帶動了中國與西方間的商貿往來,開始進行諸如絲綢、瓷器、香料、皮革等貿易和文化溝通以及勞動力遷徒。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間,漢武帝派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通西域的道路,史書稱為“鑿空之旅”,東漢時期又有班超出使西域,貿易規模愈來愈大,至唐朝達到鼎盛時期,史書上“漢唐盛世”,就得益於絲綢之路的暢通,中國與西方諸國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包括絲綢、布匹、茶葉、家畜、皮毛、香料、顏料、種子、礦產和文化產品等,商貿和文化交流促進了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在宋元明清時期,由於戰亂影響,其間幾經興衰交替,後來漸趨衰落,到了晚清和民國年間近乎荒廢。孫中山企盼的開放築路的設想,在貧窮落後的舊中國未能實現。新中國成立后,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重開絲綢之路,特別是自“開發大西北”以來,重開絲綢之路的呼聲高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而且得到中亞、歐洲多國呼應。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線文化遺產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年9月,習近平訪問中亞諸國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為我國確定了一個面向歐亞內陸開放的新戰略,具有打造世界最強經濟區的潛力,其發展潛力巨大。據2015年5月28日《21世紀經濟導報》報道,“一帶一路”六大重磅規劃曝光,投資近萬億美元。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包括三部分:連接亞洲與歐洲的交通和連接中亞與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及國際高速公路項目,預期總投資將達到7000億人民幣。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加強東西部地區經濟上的聯繫,以加強沿線城市互聯互通為主要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手段;第二階段是西部地區重點城市群的戰略規劃,刺激沿邊省市的經濟發展,推動當地的城鎮化進程;第三階段是西部地區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聯繫,以經貿帶動、促進西部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轉型。可以預期,未來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綜而論之,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在中國大陸已經基本實現。而今中國,徹底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國人邁入小康,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位,隨着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威望也日益提高,像雄獅一樣,崛立在世界東方,為世人敬仰。 斯人已去,幽思長存。我們永遠懷念孫中山先生,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和學說永放光芒!

  建國方略讀後感(三)

  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孫中山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逸仙,因革命活動化名中山樵,後來就以中山稱於世。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出身於農民家庭,因為窮,十歲才進私塾。十二歲隨兄到美國檀香山讀書,“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意思是這才看到輪船的奇妙,大海的遼闊,從此產生羨慕西方學術的心意,窮盡天地的願望。他十六歲進美國基督教會設立的一所高中讀書。在校期間,他勤奮學習,努力攻讀中外書籍,尤其喜歡讀華盛頓、林肯等人的傳記。大約二十歲時,到香港雅麗醫院(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學習。他認真讀醫科書籍,每天要陪醫師診視五六十個普通病人,被師長們稱讚為“合格醫生”。其餘的時間,他都用來讀書。他自己買了很多中西文書籍,其中有不少中國古書,常常讀到深夜。他讀書很認真,一定要弄到透徹了解,才肯放手,對於那種“不求甚解”的讀法,他從來不肯苟同。他還買了一大批民族革命史,法、美兩國革命史之類的書籍,日夜研讀。這五年的習醫時期,他關心國內外大事,博覽群書,為以後領導革命打下了思想和知識基礎。

  1892年他以各科都得高分而名列榜首,從西醫書院畢業后,開始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1894年曾上書李鴻章,建議要使“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但遭到拒絕。這年11月,他在檀香山創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首次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民主革命綱領,發出了“振興中華”的吶喊。1905年在日本組建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11年武昌首義成功后,他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成為20世紀初中國革命的偉人。

  孫中山自述一生嗜好,“除革命而外,惟有讀書而已”。他平時藏在手提箱里時刻不離身的不是手槍炸彈,而是愛讀的書籍。“旅行時他物均可不帶,獨書籍不肯忘”。1896年曾在英國倫敦圖書館讀書,涉獵廣泛。

  孫中山從古今中外的書籍中汲取思想精華,用來指導革命實踐。1918年到1919年間,他從政治漩渦中暫時退出,來到上海。他的居邸,藏書佔有大半位置。他埋頭讀書,閉門著述,名著《建國方略》就是這時寫成的。

  《建國方略》由三部著作組成:《孫文學說》、《實業計劃》、《民權初步》。《孫文學說》是孫中山的主要哲學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他總結中國民主革命的經驗教訓,吸取西方近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批判了自殷商以來所謂“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舊說,提出了“行之非艱,知之惟艱”的新見。他指出,人類認識的發展是一個從不知到知,從少知到多知,從自發的知到自覺的知的過程,獲得理論認知比進行實踐更為困難。孫中山的“知難行易”學說,一方面鼓勵人們勇於實踐,通過實踐獲得新知;另一方面,強調重視科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能知必能行。

  《實業計劃》是孫中山精心制訂的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偉大計劃,包括興修鐵路、公路網,興建海港,發展鋼鐵、煤炭等重工業,興修水利等巨大工程。

  《民權初步》探討了在中國建立新式民主政治的問題。他指出,民權包括“民有選舉官吏之權,民有罷免官吏之權,民有創製法案之權,民有否決法案之權”,具備這四大民權,“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才稱得上為純粹的民國。這三部著述分別論述了“心理建設”、“物質建設”、“社會建設”,即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三個方面,描繪了20世紀振興中華的第一幅宏偉藍圖。《建國方略》被列為“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之一。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中說:孫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東西”。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建國方略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