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寫過崇道教學回眸的短文,想想自己年方六十二,竟然有近半生命在齊門教學與生活,與齊門息息相關,遂再寫一篇《蛻變中的齊門外大街》,發在此處,以便讀者了解歲月更替,人間滄桑……
時代變化太快了,有時會有一種跟不上的感覺。
齊門古代傳說是吳王為齊女開的城門,讓她可以站在城樓上,向北瞭望自己的故鄉齊國。出齊門往北就是齊門外大街,街道緊靠元和塘,一直向北,經過陸墓、蠡口,繼續北上。
出齊城門的第一頂橫跨元和塘的橋,就是高高的福齊橋,又名南馬路橋、朝天橋,明宣德年間改木橋為石橋。清同治六年(1867)重修,為花崗石單孔拱橋。寬3.9米,長34.25米,跨度11.5米。這是一頂典型的石拱橋,橋洞拱形,有橋聯,橋頂有石刻法水圖案,橋洞頂上有一塊龍門石,刻着龍的形象。橋有低低的橋欄杆,層層花崗石台階比較低平,走上去不覺得很累。
福齊橋往北不遠,又是一頂石橋,那就是人們相當熟悉的北馬路橋。北馬路橋位於齊門外大街北端,《吳縣誌》稱它義成橋,因正對街口,故俗稱北馬路橋。橋最早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只知道清康熙年間重建,同治六年(1867)重修。1981年整修加固。現為石拱橋,跨度18.2米,寬3.13米,長31米。橋跨越元和塘,東接馬弄,西連光華路,附近就是齊北大街熱鬧的市場。這種典型的花崗岩砌成的石橋,是清代江南石橋的典型。
這些古橋是古代交通的實例,代表了那一段人類走過的歷史。
現在再去看看這些橋究竟如何了?過齊門大橋,靠右手走,貼着大路左邊,走下涵洞,穿過北環路、鐵路、高架路的立交橋,到達北面的蘇站路上。否則,你只能在北環路上轉悠。
過去這裡是一條窄窄的馬路,穿過鐵路是一條低矮的涵洞。我在齊門小學時,覺得涵洞遠遠地在齊門大橋北面,如今看來居然與齊門大橋連成一片,讓人感覺世界真的好小啊!
十幾年前,這條齊門大街貼近元和塘河面,地勢很低。碰到颱風大雨,鐵路涵洞下往往一片汪洋,水足足有40-60厘米。穿涵洞去上班的人無計可施,只能花錢坐黃魚車擺渡。所以每到雨水如注的日子,涵洞前後有很多踩黃魚車的人,正好藉機賺錢。
如今原來狹窄的齊門大街沒有了,兩旁被拆成一片廢墟。剩下為數不多的幾戶人家也是房屋破舊,東倒西歪。更有一些外來人群佔據路邊設攤,或者堆積破舊傢具、垃圾,使得本來就破舊的齊門外大街更顯得無序和髒亂。
站在同治年間重造的北馬路橋上,放眼四周,遠處是平江新城的高樓大廈,橋堍西頭原先的光華水泥廠也成了一片荒丘。滿世界的荒土堆、野草叢生、垃圾遍地。元和塘河道骯髒不堪。拆遷、改造付出的代價如此之高,令人匪夷所思。
過了北馬路橋再往北,那裡有一所齊門初中,文革后叫39中,有個階段曾經被市三中合併,成為市三中分校。再後來做過幼兒高等師範學校東校區的。如今除了大門口可以看到歷史痕迹外,時過境遷,只剩下一個記憶。學校的北面就是正在拆遷的王家浜橋了。如今這裡設置了拆遷辦公室,堆滿了舊房上拆下來的樑柱椽枋,門窗舊木料,等候被運走或者被賣掉。一幢幢只剩下斷牆殘壁的房屋,空無一人的小巷,在告訴人們這裡的過去,預示將發生的蛻變。
再往北走,就到了平河路。平河路到齊門外大街就成了死路,不能再通行汽車,形成一個丁字形路口。齊門外大街到這裡,突然形成一個馬路市場,外地人在此設攤賣菜、賣小商品等,人頭濟濟。這裡車來人往、買菜購物、十分擁擠,環境雜亂得幾乎使人窒息。這樣的場景,到底是因為拆遷呢?還是市政城管疏於管理呢?
再往北走,就接近洋涇塘了。這裡的元和塘的河面,變得非常開闊。過去在夏天,常有孩子們來游泳,水面清澈,河水蕩漾。路的右手邊是部隊幹部休養所,環境很靜,一派農村風光。如今這裡也是破牆開店,路邊一大堆的玻璃破瓶子把小路擠得更窄,那種寧靜的氣氛可能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古老的石拱橋,將被拆除的舊房,狹窄的街道上滿地的碎磚破瓦、拆下的舊木料、舊傢具,滿街遍地的垃圾,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依然頑強地生活着的人們。我想問:蛻變中的齊門外大街,你真的好嗎?
齊門外大街的歲月更替,人間滄桑 標籤:歲月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