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為了尋求自然的那份靈性和寧靜,工作之餘總要獨自來到野外,遠離機器轟鳴的喧囂,去觸及樸實的那份快感。
走向野外,心境也逐漸平和起來,山野的空氣,將腦海里的浮塵洗滌的乾乾淨淨。點上一根煙、依偎在野草地上,此刻什麼都可想起,什麼都可忘記,置身於生命之初的那份安靜,找尋到心靈深處源自清靜所帶來的點滴快樂。這裡沒有什麼別緻的景色,零星的幾棵彎曲的小樹外,那就是漫山遍野生長的野草。石縫間、雜石下、溝塘里、山坡上……,只要有幾粒沙土的地方,就有野草的生長,野草無處不在。
時間久了 ,逐漸發現野草無論是踩踏過,還是擠壓過……,幾滴露珠,一絲陽光,一夜間,生命依舊如初;無論風沙雪雨,還是蟲鳥饞食……,濃綠不改,生長依然;特別是,將一塊石頭放在野草上,過段時間,移開石頭,野草除留有傷痕外,風采不變;深冬,大雪覆蓋山野,偶然間可見雪層中穿出的野草,黃黃的、乾枯的莖稈及凌亂的葉片在寒風中搖曳着,野草的根透過厚雪,仍然深扎於泥土,一種剛毅、孤寂、凄美的感覺由然心頭;初春,冰雪消融,冰凌下豁然眼前的是野草,在冰雪的映襯下格外的翠綠 ,也許是初春的第一抹綠色,是親切也好,還是因他的色彩也罷,總之想掬它入口。
野草,上帝造萬物,或許他是唯一吧。
野草,他沒有樹木的偉岸、挺拔,也沒有鮮花的色彩、濃香;樹木有松樹、白楊等樹種,鮮花有梅花、牡丹等品種,但野草的種類也千千萬,但很少聽說有什麼叫法,統稱:野草。或許是學識短淺、孤陋寡聞吧。
載入《本草綱目》中,野草便是中藥……
食入抗日英雄楊靖宇腹中,野草就是軍糧……
“58年飢餓時期”, 野草是國糧。支撐着全民族的生存。
野草,我無法詮釋他的內涵,更不知他的一生在演繹些什麼……
或許是為了堅持的位置、足下的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