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秀散文>桃花源桃花扇

桃花源桃花扇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桃花源 桃花扇

  文/金罌粟

  一

  四季霞光女士的美片,是伴隨着楊志廣先生的大作《走近桃花源》耀眼而來的,說是耀眼,是因為這片拍的太藝術、太深意、太震撼;說是耀眼,是因為楊先生詩寫的大美妙、大雋秀、大清漣。

  桃花的美,美在“夾岸桃花蘸水開”;桃花的韻,韻在“桃紅復含宿夜雨”;桃花的意,意在“桃花細逐楊花落”;桃花的真,真在“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的情,情在“人面桃花相映紅”。於是,隨着這片,這詩,也讓我走進了這夢幻般的、這說不盡道不完的桃花源。

  二

  也許記憶中最深的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了,那種離開了塵世的喧囂、那種捨棄了名利的瀟洒,那種男耕女織的安逸,說不清曾引起了多少痴人名士、善男信女、達官貴人們的美好嚮往和爭相追逐的品質目標。“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景者,美不勝收,人者,和諧安詳。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出自《陶淵明集》,這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並無二異,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但對這種世外仙界的描寫,其實並不是陶翁的實意。他所提供的理想模式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在那裡生活着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

  “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社會。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也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作為現代人,少有不如意或憤世嫉俗便有“尋源”的想法固然不足為取,但但凡業有所成或功成名就,便肆意揮霍人生或生命,因而失去奮鬥的方向,甚以喝“鮮奶”為榮,實是令人嘆惋和鄙棄。

  相比之下,風流才子唐寅的《桃花庵歌》卻輕鬆了許多,記背於此,共賞以樂: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三

  如果說,《桃花源記》給人們描繪了一個令人痴醉的仙界大畫,那孔尚任的《桃花扇》向人們展示的卻是一幕歷史現實的人性悲歡。

  《桃花扇》是中國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作者經歷十餘年三易其稿而完成。故事寫明末歸德書生侯方域南京應江南鄉試,落第不歸,寓居莫愁湖畔,參加了反對閹黨的復社,后經畫家楊龍友的介紹,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萌發愛情,訂婚之日,方域題詩扇以贈香君,作為信物。后閹黨文人阮大鋮出重金置辦妝套以收侯,香君義形於色,拒饋贈,招來阮忌恨陷害。崇禎在北京自縊后,奸臣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后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給新任曹撫田仰,香君寧死不從,以頭撞地,血染方域當年所贈詩扇;好友楊龍友採摘花汁點染成桃花圖,是謂桃花扇。

  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鉞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鬥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理有據。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並總結明朝300年亡國的歷史經驗,表現了豐富複雜的社會歷史內容。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華。

  值得說明的是,儘管孔尚任對人物的褒貶還是使用傳統的道德術語,如“孝子忠臣”之類,但其褒貶標準卻擴大了“忠”的內涵,由以朝廷、皇帝為本變為以國家為根本。孔尚任最後離開了徵實的原則,虛構了《入道》一出,讓張瑤星道土喝斥了在國破家亡之後重聚的男女主人公:“呵呸!兩個痴蟲,你看國在哪裡?家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偏是這點花月清根,割它不斷么!”侯方域和李香君聽了“冷汗淋漓,如夢忽醒”,雙雙入道。這同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所發表的關於君、臣與天下萬民之關係的意見,角度雖然不同,而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桃花扇》的藝術世界所展示出的國家與君、臣、民的關係,由張瑤星說出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其意義也就超越了明清易代的興亡之悲了。正是:

  秦淮無語話斜陽, 家家臨水應紅妝。

  春風不知玉顏改, 依舊歡歌繞畫舫。

  誰來嘆興亡!

  青樓名花恨偏長, 感時憂國欲斷腸。

  點點碧血灑白扇, 芳心一片徒悲壯。

  空留桃花香。

  四

  我想暫且拋開“桃花”不說,再贅述一個“扇子”,這是在電視上剛剛看到的一個情節:炎熱的夏季,像着火一般炙烤着來去匆匆的人們,就在濟南122公交車上,一位老大娘,坐在司機旁邊,手裡拿的不是桃花扇,而是有點破舊的芭蕉扇,她不停的扇着,這扇子的風不是扇向自己,而是扇給了那位公交司機。這,不就是我門身邊的桃花源,桃花扇?……

  2013年8月19日初稿於濟南

  ———————————————————————————————————————————

  附:楊志廣先生詩

  《走進桃花源》

  陶公,請讓我攜一縷

  東晉的熏風

  順着你蜿蜒的詩韻

  跟隨那位提籃的村姑

  步入你詩意的桃花源

  不理山的青黛

  不睬水的澄澈

  只讓這醉人的粉紅

  熏染我昨夜的夢寐

  花香彌散,萬千桃林裊娜

  小屋的窗欞下

  桃花仙子翹起蘭花指

  我笨拙的筆下已美詩千行

  平仄無數

  這個炎熱的夏日

  請讓我走進桃花源

  走進一個粉嫩清涼的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