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秀散文>探古尋幽三道拐

探古尋幽三道拐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探古尋幽三道拐

  文//白蓮(何從花)

  長江滾滾向東流,流不盡千古傳奇萬古風流。 神州綿綿西延川,道不完大好江河秀麗藍天。一草一木皆具風華,一葉一花都有靈性,何況一座房屋、一條古街。

  位於長壽老城區西南部的三道拐,沿着歲月的足跡從長江岸邊順着長壽梯(指三道拐的梯步,因為現在這些石梯成了城市居民漫步健身的最好鍛煉場所,所以人們都稱它為長壽梯。)一步一步向人們走來,述說著它過去的芳華、現今的流年。

  三道拐的由來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明玉珍在重慶建立夏國之初(公元1363年),設置長壽縣,縣址在如今臨江一帶的河街。當時,河街是全縣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繁榮昌盛。明代中葉,擴建了後街、上魚市街和上後街,就是現今的和平街。到嘉慶四年(1799年),由江蘇狀元石韞玉遷址鳳山新署,但河街仍然是長壽重要的商貿窗口。為方便鳳山新署與河街的往來群眾,修建了三道拐。

  和平街的建築多數建於明清時期,其中四合院及穿斗式結構的房屋頗具特色,特別是木雕藝術、鏤空裝飾、閣樓分層、一進兩分式布局,很有歷史韻味和觀賞價值。

  三道拐是一條大約五里長,用五百多級青條石板連接河街和鳳城主城區的古街。沿山勢而築 ,蜿蜒曲折向上延伸。從下向上走,大拐小拐很多,但是有三個急轉彎拐的幅度比較大,因而人們習慣性的把這條街稱為三道拐。

  建成之初的三道拐,具有晚清時期的民房式風格,典型的巴渝特色,屬竹木夾壁結構,與和平街房屋類似,由於三道拐的特色,便於遊客記憶,人們便把和平街歸為三道拐的一部分,統稱三道拐。因它是河街通往城內的唯一路徑,而成為連接政治、經濟兩個中心的重要紐帶。 現今三道拐保存完好點的建築多修建於民國時期 。

  三道拐的拐在哪裡呢?處於和平街31號處為第一道拐,40號處為第二道拐,58號處為第三道拐。

  記憶中的三道拐

  在一般人眼裡,三道拐只是一條坡陡難走、破敗不堪的老街,城市改造遺留下來的一處尾巴而已。然而它蘊含的厚重文化和承前啟後的歷史遺迹,經過歲月的打磨,呈現新舊交替的容顏,無不昭示着它曾經的昌盛與富饒。

  一 東武西文

  家住和平街34號、今年82歲的鄒吉元爺爺,9歲(他父親早逝)的時候隨沒出五湖的同姓伯父,從江北隆興遷來長壽定居 ,如今健在,耳聰目明,健談。鄒爺爺是久居在三道拐的工人,對三道拐的一些歷史很清楚。

  現今,鄒爺爺因為有37年的工齡,領着兩千左右的退休金,很清閑自在的在此養老。 鄒爺爺直誇共產黨好,想當年,國民黨抓壯丁是強迫性的讓人去當兵,而共產黨的兵是自覺自愿去當的。所幸的是他在1949年只當了一年的國民黨義務兵就解放了。當時在現在河街城西邊,城二小灘子岩的地方建得有一座文廟(即尊孔禮文的地方),廟旁有一尊虧心菩薩,兩眼圓睜,一手高舉,一手作低舞狀,一腳站立,一腳作勢向前踢,甚是威武。虧心菩薩站立在虧心樓,虧心樓由八根一人合抱大的木柱合地圍成。虧心樓是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做虧心之事,菩薩的眼睛是雪亮的,做了虧心事要遭報應,起着教人行善的作用;也是用來供遊客商賈游賞之用的。

  和平街東邊五百來米的地方有一座武廟,就在老長一中舊址現在的紅房子處。其時,森繁葉茂,林幽樹密,是戰時藏匿傷病員的最好場所。紅軍傷員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這裡療傷養銳,武廟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戰地醫院。現今紅房子旁邊的樹林里都能看見很多的墳丘,真正埋人較多的是一個個小土丘,而不是有墳頭的地方。那時候,傷病員里有一些膽子大的,三五幾個約起到街上來混東西。因為制度原因,不敢明目張胆的拿,就讓一個人去看東西,另一個人趁老闆不注意拿了東西遞給第三人,第三人再傳給第四人、、、、、、,這樣的手法老闆是不容易發現的,往往事後才知。然而這樣的情況多了,就致使商家發現了問題所在,聯合向時任長壽第一任縣長的盧啟勛告狀。盧啟勛下令嚴懲犯事傷兵,責令商家發現類似情況絕不姑息,可以當街暴打,如此一來,街面不再發生混亂現象,治安狀況也改善了很多。

  二 商會、街業

  河街老電影院前身是長壽商會(長壽工商聯)。商會名稱來由,是因為它是由長壽商業部門,以維護商家的商業權益不受損害而成立的。商會的成立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解放前二十年,國民黨士兵扮着土匪,把當時長壽有名有錢的富豪名紳綁票(俗稱拉肥),其中就有長壽商業首富楊偉洲。楊偉洲是當時的煤油大王,成立了亞細亞煤油公司(煤油俗稱洋油,是從國外進口由長江船運而來),由於他壟斷了煤油的批發還兼零售,銀元賺了七八萬。綁票事件,讓楊偉洲萌生了成立商會的想法,他聯合大商家們投資買槍買設備,請壯丁,建房屋,在最短的時間成立了長壽第一個商會,由他暫任第一任商會主席。

  三道拐第二拐的側面坡上有一個洞,曾經住過土匪(棒老二),山洞設施簡易齊全,右邊有石桌、石凳,左邊有鍋台、水井和廁所(茅房),外洞壁上還鑿得有放置火槍的方孔,用來防衛的。由於洞口隱秘,土匪經常出來偷雞摸狗,讓百姓苦不堪言,解放軍來清剿后才讓居民商戶安生了許多。

  鄒吉元爺爺沒當兵后回到三道拐干起了做秤賣的行業。還參加過度量衡合作社(組),和縫紉社、鐵器廠、五金廠、竹器編織合稱為手管局,後來,鐵器廠、五金廠脫離手管局歸工業局管轄,長壽鐵木社和長壽城關鑄件廠也是比較有名的。當時的三道拐有鹽糖一條街之稱,也有手工一條街的雅號,這都是來長遊客片面的看法。其實,三道拐不單是做鹽糖、手工生意,從山下到山頂,照相館、川劇院、電影院、布鞋廠、酒館、茶肆、水局、飯館等星羅密布,還有賣竹器和瓷器的,數不勝數,熱鬧非凡,一片繁華的盛大氣象。

  三 “背夫”、“磨坊”

  87歲高齡的王賢淑婆婆也是一本三道拐的活字典。王婆婆從小在三道拐生長,打得一手好快板,能現編獻唱。年輕的時候做雜貨生意,她說三道拐依山傍水、梯多路陡,從長江水碼頭泊來的貨物運到長壽各地,必須經過三道拐。那時候的鹽糖販運至墊江,都全靠人力挑夫和背肩工,需花上三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背肩工也被稱為背夫,他們背東西渴了,就會歇氣,用隨身帶的帕子揩揩汗水,喝一個隨身帶的生雞蛋,解渴生津,起身再走,往往會吆喝一聲,“嘿着咧,前面的,看到起,後面的,注意來也,走着的遊客散開來、、、、、、”,其吆吼之聲洪亮有力,讓人不得不注意讓道閃避。

  曾經長壽到重慶的每一張船票都要抽一角用來修建長壽到墊江的公路,但是在國民黨一天一個價(昨天十元法幣能買的東西,今天用二十元法幣都買不進屋,貨幣制度的不穩定,也是加速國民黨政權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的影響下,最終沒修成,直到解放后才修通。

  “磨坊”,這個名字讓人想到的是磨面、推豆腐、榨油汁的地方吧?可是,在當時的三道拐,“磨坊”卻是娼妓藏匿的場所。王婆婆稱,她記憶最深刻的是解放后,毛主席下令娼妓從良,不許“磨坊”再營業。“磨坊”的女人被大麻袋籠住,每隻麻袋上面寫了張字條,姓名xxx,年齡幾何,是某個地方的人。然後,政府讓還未結婚的單身男子(都是些不好找老婆的單身漢)來認領,瞎貓碰死耗子,逮着誰是誰。

  四 滑竿和號子兵

  眼看着百年老樹枝繁葉茂的伸向天邊,把王賢淑婆婆的記憶拉得老遠老遠 ,彷彿那一匹摔死的騾馬就像她自家的一樣:那一年秋,一匹騾子馱着貨物,非常吃力的走着,走到現今31號第一拐的這棵老黃桷樹前,它主人狠狠的抽了一鞭,騾子疼得跳了起來,不小心摔下懸崖(那時候沒有護欄)死了,從此政府下令騾馬不準進城,當然這只是一個引因,主要是騾馬的通行給街道造成的擁堵,在當時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那時,有錢錢一點的客商進主城,就花兩毛錢坐轎子或者滑竿,由兩個轎夫抬上三道拐。當時的人力挑夫擔重物從長江碼頭經過三道拐陡坡到鳳山新署才一毛錢,挑夫的伙食一般就四分錢吃一頓飯,一個小菜,飯管吃飽。

  說到時間的掌握,就不得不談到號子兵。當時的號子兵分為幾種。四點左右起床吹號(放醒炮)的兵稱為號兵,也叫醒床兵。有事兵,是在有事情需要傳達,糾集人員開會的時候才吹號,一般為義務兵。配備得有槍枝的號兵一般是由商會發放津貼,請的警察兵,專門在街道巡邏,維護治安。號子一響,滴滴噠噠,噠噠滴滴的在當時是最影響人們神經的一種聲音。

  五 牛克明與八角井

  和平街15號橫向望江躺着一條小巷,通往纜車滑道半山腰處有一口深十米左右的八角井,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左右,當地居民常使用的古井,裡面盛滿清冽、甘甜的泉水。這口井因其井口呈八角狀而得名,至今仍在使用。

  因八角井的水質好,在解放前是當時有名的大商人牛克明的專用井。

  牛克明是太平下牛家灣人,和至今尚健86歲的周方雲老爺爺是同鄉。 周爺爺講述:牛克明現今若在世應該有一百零六歲,小時候到洛綦打工,老闆開的是油坊和酒廠。那年土匪進廠來搶劫的時候,所有工人都被趕到院子集中,土匪嘍啰到處搜索、打砸,卻沒有搶到一個大洋。土匪走後,老闆很吃驚自己五六麻袋的銀元不翼而飛,難道是不在場的小牛捲款逃逸了?於是命令工人四處捉拿。話音剛落,小牛出現,申辯道,老闆,我沒跑。看見土匪來了后,我趕忙把你的大洋全部丟進牛屎坑去了,讓他們找不到,不信你去瞧瞧。老闆方知幸虧小牛的機警,他才躲過了損財之災,從此重用牛克明。

  在老闆大力提拔和支持下,牛克明在長壽現今八角井處開了一家酒水批發部。選址就是看中了八角井的水質,他用一根鐵鏈鎖住井蓋和井身。不許當地人在此井挑水,稱自己把這口井買了的。除非他允許(大家都望他開恩放井,不但是因為水好,還因為省了到很遠的三洞溝溝邊去挑的挑力),打開井蓋,不然人們很難喝到八角井的井水。牛克明把在老闆那裡進來的原酒參如一定比例的井水,再出售批發,贏取暴利。

  發財之後的牛克明在八角井附近陸續置辦了泰康麵粉廠、碾米廠、紗廠和織布廠,成為長壽城首屈一指的大商家。

  今天的三道拐

  1964年,政府為了節省來長遊客和商人的進城時間,修通了連接河街到望江路的纜車站,就有徬江碼頭旁的河街是老城之稱,三道拐走完之上方高樓聳立之處為新城;如今,昔日的新城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老城,稱桃花新政府中心廣場、陽世達世紀廣場那邊(包含正在建設的北部新城)為新城。

  現今住在三洞溝的多數是佃客,少數是房主。原本的房主多數已經搬遷,把這裡租給了來自不同地域的打工者。留在這裡的少數房主都是些老年人,他(她)們捨不得離開生他(她)養他(她)的老地方。

  綿延的長壽梯盡頭就是繁榮昌盛的長壽主城區,梯上(城裡)、梯下(三道拐)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大相徑庭。梯上: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燈紅酒綠,高樓林立,商廈遍布。梯下:風輕林幽,道闊人稀,房屋矮陋,瓦舍木檐,百年老道,古風依舊。

  在佃客眼裡,三道拐無疑是一方世外桃源。首先,三道拐兩旁樹茂林深,古木參天,枝繁葉茂,綠意滿目,藤蔓伸張,庭院幽幽,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其次,這裡離城很近,對於打工一族來說,方便,當然,房租低廉也是一個隱性選擇;第三,佃客們大多數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各自來長的目的和職業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佃客)而有着相似的生活歷程,因此產生了共同的生活語言,就沒有太多的尊卑世俗偏見,相處融洽。

  和平街143號的李老爹今年73歲了,他在三道拐租住房子乾的是替人磨刀打剪的活。磨了三十幾年的刀,走街串巷,見了不少的人和事,感覺三道拐是當時長壽城最繁華熱鬧的地段,而且戰爭也沒打到長壽來,長壽是塊福地。現在,李老爹感覺生活很滿足,稱比解放前幸福幾十倍。自己多少能夠找點零花錢,閑時種菜賣,還有國家老年人生活補助金 。不比解放前,飯都吃不飽(他的住址名叫“叫花院”,原本住的是叫花子些,解放軍來了,叫花子些就翻身變成有土地的農民。),衣也穿不暖。現在三道拐雖然比以前冷清,治安狀況卻好,不像過去那麼多的偷雞摸狗事件發生,這裡進城方便,到壽星廣場只需十分鐘左右路程,走起也不累,當散步。

  三道拐古街經過七百多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保存較好,林蔥樹密,環境清幽,古舊混搭的別緻建築,風韻獨特。

  左邊文廟右邊武廟,緊鄰三洞溝森林公園,倚西岩觀瀑布,連接龍舌梁、定慧寺及詹家沱白塔等景觀,和懷清台遙遙相望,是三道拐開發旅遊的最好資源,而且三道拐的原風原貌,沒有半點的做作的原生態,也是人造古街難望項背的一大特色。三道拐將原有的空間形態和人情風貌保留展現給人們的是一種純自然感受 。

  題后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 不回顧歷史,怎知道今天的輝煌來自何處?記憶的片段,零零星星,點點滴滴 ,難盡三道拐昔日的風采。就像一棵樹、一個人、一段歲月,皆是歷史的足跡,雖然已隨風化去,卻在時間的長河裡留下了永遠也抹不去的痕迹。

  順着排列有序的青條石板鋪就的石階,一步一步向上緩行,看着三道拐兩旁土木結構的古老建築,你彷彿就在聆聽他們述說過去的繁華,流逝的歲月。對照今天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回望三倒拐的陳年舊事,重要的交通位置,讓人不得不驚嘆歷史、不得不佩服歷史。今天的三道拐現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承前啟後的歷史重任已經終結,然而在成為全國十五大歷史文化名街后,將成為了三峽旅遊線上一大靚點,繼續它新的歷史使命。

  舉動輕輕的雙腳,踏上青青的石板,順着石階步入三道拐,緩緩上行。慢慢的欣賞古式房屋,聆聽江風的聲音,偶爾傳來幾聲孩子的嬉鬧,靜謐,愜意。

  落地的三角梅綻着紫色的光芒,流進眼眶。猛抬頭,遮天蔽日的三角梅藤蔓鋪滿在用幾根大竹筒搭架的空間,努力地伸展枝條,開放着嬌艷、魅惑的紫色花朵。滿含笑意的花兒們彷彿在說:歡迎大家到這裡來,這裡的風景最安然,看我的花兒有多美,我喜歡這裡,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