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網絡散文>鬼叫坑尋幽

鬼叫坑尋幽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三門得山海之利,奇山秀水、島礁灘涂實屬不少,但大多數藏在深閨人未識,或因本地人見慣不驚,視之漠然,出名的並不多。說起三門的風景名勝,當地人引以為自豪的就數蛇盤石洞、木勺沙灘,或擴塘山等,但這些地方多屬山小地窄,氣勢不夠,遠道而來的遊人總是搖頭而歸。

  ??不出門的人,聽了這樣的話也覺泄氣,總覺得我們是小地方,出不了大景區。這幾年,到外面走的多了,才發覺所謂的景區也都不過如此。仙居的神仙居的名氣比我們大多了,據說還是國家級風景旅遊名勝區。前年到仙居旅遊,偶然聽到一個上海的遊客議論,說:“什麼國家級呀,比我們那裡差遠了!”本地人聽了可能感到氣餒,但對於一個經常外出旅遊者來說,這是最正常不過了的。如果遊人太過於注重風景的本身,而忘卻旅遊的過程,那往往是要失望的,這就是大多數旅遊景區沒有回頭客的原因。

  ??作為一個三門人,最近幾年才聽說過有一個叫“鬼叫坑”的,據說山水不錯,有雄奇秀麗之美,卻沒有親眼觀賞過,實屬慚愧。但慚愧歸慚愧,每有朋友問及三門有什麼好玩的,我總要推介一番,對來自內地的,我則推銷蛇盤石洞、擴塘山等,而對來自沿海的,我則介紹鬼叫坑。尤其是鬼叫坑,不知怎搞的,我是情有獨鍾。可能人都有獵奇心理吧,每當聽到“鬼叫坑”三字,朋友們總會問:“有鬼嗎?怕死了!”但末了大多表示要來看看。

  ??趁着雙休日,我也決定帶着倆孩子去“鬼叫坑”看看。天氣好得很,陽光暖暖的,像孩子們燦爛的臉。許是受朋友們的影響,還沒出發,我心裡就有“鬼”了,尤其是經過殯儀館門前的時候,心裡就有種別樣的感覺,於是就把車開得分外小心。經過七彎八繞和村人們的熱心指點,終於來到了山腳下。

  ??遠遠看去,山勢起伏,有龍蛇騰越之感。龍脊上溝壑縱橫,兼有一排排尖削的山頭,猶如波峰浪谷中湧起的朵朵浪花,這與我多年前乘一艘木質小船,冒八級大風出海所見的情景極為相似。入口高山夾峙,如巨門壁立。還沒進山,就有一股隱隱的冷氣撲面而來,讓人一個寒戰。孩子們不懂,他們更在意的是玩的本身,已徑直上前了。

  ??正是下午兩三點鐘光景,但山內山外卻是兩番天地,山外陽光刺眼,山內陰暗潮濕,只有山頭上略見幾縷有氣無力的春陽。山道陡窄,是村人們就地取材,用山上亂石鋪就的,走起來磕磕碰碰、歪歪扭扭的,但比起一些名景區因開發而鋪就的條石,卻別有一番原始的味道。石塊上布滿了青苔,看來歲月不小,人跡亦不多。山道兩側都是叢生的樹木荊棘,村人們淳樸,那些擋道荊棘已被砍掉不少,只留出約六七十公分寬的通道。山道逼仄,在草木間穿行,行人與其說是走,還不如是在鑽。山風過處,充耳的是遠遠近近的悉悉蟀蟀的聲音,讓人不得不陡起各種各樣的聯想。遊人也偶爾遇到,但都是下山的,只有我孩兒仨還不顧一切的往上爬。孩兒倆像兩隻小狗,一路在前,我則跟在後面氣喘吁吁的。人跡雖少,山谷卻並不寂靜,流水的轟鳴聲一直伴我們左右。由於草木十分茂密,若想看水的模樣,又不怎麼容易。雖然隱約有小道的樣子,但不知道是獸道還是人跡,我是斷不敢進的。

  ??也不知道爬了多少山路,終於眼前一亮,豁然開朗,來到一片開闊處。滿眼是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巨石,流水在巨石間奔流,似在奮力擠開擋道的石頭。水形不大,水聲卻響,加之山谷迴音,轟轟然有萬馬奔騰之勢。偶見深潭,則清冽見底,不見魚兒的蹤影。登上一塊十來米高的形如一隻大蛤蟆的石頭,回望山下,一股豪邁之氣從腳底升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我則登蛤蟆石而小峽谷。此石扼守整個峽谷上山的必經之地,可左右兼顧兩則山腳,正面視野開闊,登山入口處一覽無餘。要是在戰時,在此處架一挺機槍,定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功效。我乾脆在蛤蟆石上坐下,一邊看孩兒倆在山澗里攀爬玩耍,一邊欣賞起漫山的紅杜鵑。山下的杜鵑早已凋謝,而此處卻開得正艷。有各色蝴蝶在花間飛舞,也有不知名的蟲兒在花中爬行。我躺在蛤蟆背上,望着山頂出神,耳朵中不時傳來一聲聲“不如歸去”的鳥鳴聲。我知道,這種鳥兒叫杜鵑,也叫子歸,是望帝杜宇的化身。杜宇是上古時代一位仁君,這位帝王“自天而降”,然後教民農桑,興建起了強大的古蜀國。然而,隨着一個遙遠國度的流浪者鱉靈的到來,深受蜀國子民愛戴的仁君杜宇王開始面臨哈姆萊特式的選擇,最後望帝杜宇的結局是隱去西山,而魂化為杜鵑鳥,千百年來在川西壩子的上空徘徊,啼血化為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夾雜在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之間的還有一位神秘的女人——朱麗,正是這位女人,才最終使得望帝黯然隱去,日夜悲啼。“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春晚》)。“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不知道望帝杜宇是“無法歸”呢,還是“不願歸”?故事本發生在川西,千百年來,杜鵑鳥早已飛遍大江南北,杜鵑花亦開遍全國各地。”“杜宇化鵑”、“子規啼血”的故事也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