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散文欣賞>文字,生活及其他

文字,生活及其他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愛上文字,似乎是前世的緣。

  ??懵懂時期,無意間瞥見父親私藏的書籍,竟然如獲至寶,偷偷啃去。一律的繁體字,看得我頭重腳輕,依然捨不得放下,於是,幾遍幾遍地啃,深夜裡慢慢咀嚼其中的深味,似乎就多了一份情感和牽挂,書里的人物,即使是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色,也要費上幾番心思,給他安排另一種不同的命運,是自己所希望的那種命運。

  ??於是,很小的時候,就想書寫別人的命運,不過那時候,想書寫的,僅僅是書里的人物。

  ??印象最深的是巴金的《憩園》。已經數不清啃過多少遍,為了那個不幸的落魄小少爺,我曾經徹夜不眠,希望看到他和不爭氣的父親團聚,希望他能再次擁有曾經屬於他的那個美麗的家園。也為了那個善良而溫婉的富家太太,曾經鬱結心懷,她極力要做好一個倍受家人寵愛的富家小少爺的後母,結果卻事與願違,最終憂傷包圍了她的生活。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民文學》,我幾乎是期期必讀。雖然那時候的文字,涵蓋了太多枯燥的政治生活,我依然樂此不疲,從枯燥的政治生活里看到些微斑斕的愛情生活。比如鄧友梅的一篇小說,我已經記不得名字,裡面一個曾經是地主小姐的老姑娘的愛情命運時時牽動着我的情思,她溫柔清秀,卻因為出身不好,沒人敢和她結婚,她和一位革命幹部相愛,卻被別人認為是腐蝕革命的害蟲,最終那位幹部也在輿論中悄悄退出。我似乎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位美麗姑娘的憂傷和痛苦,因而那時候非常痛恨作者給她安排如此冷酷的命運。然而其實在那篇小說里,關於這位美麗姑娘的愛情描寫筆墨極少,更多的則是政治生活的相互爭鬥。我卻喧賓奪主,並且曲解了作者的意願,倘若讓那時的作者得知,豈能了得。

  ??有些文章我反覆咀嚼,仍然不解其味,甚至連一點點。譬如那個《美國的悲劇》。我懂得那應該是一幅漫畫,來解釋《美國的悲劇》何在,但是我依然不明白悲劇的深味。在我幼小的心中,總是模糊地以為,悲劇就是一個不應該死去的人最終卻死去了,就是我們應該為她掉眼淚的那種結局。而《美國的悲劇》似乎沒有人死去,也絲毫不能打掉我的眼淚。

  ??我曾經以為父親不喜歡外國文學,因為他的書籍里幾乎全部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和現當代文學,偶有幾部蘇聯的書,比如高爾基的《母親》等。現在想來,那時候的中國文壇,想必有很多禁忌,特別是歐美的文學作品。

  ??真正開始接觸外國文學,是在高中時期。一個偶然的機會,姐夫從他們村裡的藏書中拿到許多歐美蘇俄的圖書。據說這些書要被當作廢品賣掉的,姐夫知道我喜歡看書,就替我偷回來很多。興奮久久不能散去,彷彿自己成為一個一夜暴富的暴發戶。幾乎是一口氣,我在那年的暑假,把這些美麗而陌生的文字品賞了一遍。

  ??屠格涅夫的小說深邃而略帶憂傷的人性思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那冷峻的人物和現實,托爾斯泰筆下美麗而高尚的人物和他們對高尚靈魂的追求,狄更斯文字里那種激情的誇張和善良的人性宣揚,無不激蕩着我青春的胸懷,文字不再簡單的稱為文字,它們已經幻化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它們,我似乎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因為它們的美麗,我追求着美麗;因為它們的高尚,我追求着高尚。

  ??我曾經多麼嚴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個完美的靈魂高尚的人。就像《復活》中的涅赫留朵夫,他為了自己年輕時候犯下的錯誤,寧肯捨棄一生的幸福,去彌補自己的罪過。那種高尚的人性,在現實中其實很少見到,很多人無法理解,正如書里所寫的其他人物,給他無數的非議。然而我卻堅持着,因為有文字的力量,我獨守自己的那份清高,就像為書里的人物,獨守那份屬於他們的清高。

  ??也曾把簡。愛當作自己的榜樣,她如自己一樣瘦弱而平凡,卻堅守自己的自尊和愛情。在生活面前,她不是弱者,也不是追求浮華的膚淺姑娘,因而她得到了富有紳士羅切斯特的鐘愛,完成一個19世紀灰姑娘的童話故事。那本書我曾經渴慕已久,在班裡傳來傳去時,因為我的清高,卻始終未能得手。於是,下決心攢下一點積蓄,自己騎車子去了一次石家莊,找了半天書店的門口,終於買到這本書,懷揣着它,宛若懷揣着自己,我極其幸福而滿足地回家了。那本書,直到現在還珍藏在我的書架,看過多少遍,照樣是數不清的。共2頁,當前第1頁1『作者:清秀伊人』

  ??另一位深深打動我的女性,當屬《紅樓夢》里的林妹妹。從小就偷偷從父親的書架上拿來瀏覽,因為是繁體字,又加複雜眾多的人物,我常常不能看完,這是唯一一部不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小說。然而林妹妹的嫻靜時若皎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卻引起我無限的遐想。懵懂時期對愛情似乎就開始關注,因而越發關注她和寶哥哥的命運。高中時期,這種關注便一發不可收,一遍遍咀嚼紅樓,一遍遍研究寶黛的愛情,一遍遍暗恨寶釵的八面玲瓏,一遍遍痛哭黛玉的高潔若仙子,最終發展為研究賈家眾多人物的命運,感嘆於作者出神入化的工筆,不愧為中國古典小說的最美。

  ??或許真是文字的影響,我竟如林妹妹一樣多愁善感。賭物思情,聽語生感,我的生活被太多細膩的情感纏繞,甚至於一個熱鬧的場面,一聲別人的悲嘆,一幅感人的畫面,一個莊重的儀式,也能引得無聲的淚流。直到現在,我仍然不能自已,在熱鬧的場合,我會默默瞧着別人的熱鬧,倏然間一陣心酸襲來,淚水便盈滿眼眶,那時候就常常想起某個作家的話:熱鬧是他們的,我只有寂寞。林妹妹的悲傷,歸根結底,不就是一種寂寞的悲傷么?大約讀多了書的柔弱的女人,都會有這樣的多愁善感,這樣想着,內心也就少了一層寂寞。

  ??文字對於我的真正影響,還是欣賞之後的模仿、創造。

  ??最初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寫第一篇作文,題目叫做《我的弟弟》。我沒有弟弟,卻寫得活靈活現,被當作範文來念。那時候也不曉得自己如何就知道怎樣去寫,腦海里只是閃現想象中的弟弟的樣子,然後自己不過是把腦海里的圖畫,照搬成故事而已。

  ??到了中學,交了第一篇作文後,被老師大批了一頓,說不允許大段抄寫別人的文字。我感覺很委屈,向老師解釋說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文字,老師大約也不很信,後來見得多了才明白,我的作文前後語言風格一致,應當出自於我的筆,老師的臉色才漸漸緩和。

  ??高中時期,我簡直沒有認真聽過一節課,每節課都被寫作的衝動掌控,我常常在課本下面,壓着自己的作文紙,煞有介事地裝作記筆記,其實是在寫自己的小說和詩歌。也就是在那時候,清高孤傲的我更加引人關注,引人關注的結果是更加深了我的清高孤傲,於是我就封閉在自己的想象里,拒絕和外界接觸,尤其是那些我以為還乳臭未乾的毛頭小伙,對於他們的紙條攻擊,我絲毫不為所動,以至於帶來很多怨恨之詞。我卻依然我行我素,昂首挺胸漫步於議論紛紛的校園。現在想來,支撐我如此下去的力量,不過就是文字,書里的文字,我自己的文字。

  ??漸漸感覺到文字的不可缺,是在工作、成立家庭之後。繁忙的工作,家庭的勞累,曾經一度消磨了我對文字的興趣。大約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我很少再用文字來傾訴我的憂傷。更多的時候,我藉助於無聲的淚流,或者酒精的力量。曾經很迷戀醉酒後微醺的感覺,輕飄飄似乎步入仙境,一切煩愁在夢幻里因為矇著面紗,而變得美麗愉悅。然而,酒醒之後不變的,依然是憂傷繁雜的生活。此外,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美麗的記憶。於是,重新提筆,寫下自己心中的生活,那曾經最早就想書寫的人物的命運,在我的筆下重新鮮活起來。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如今,將近14萬的文字並不能令我滿足於自己的傾訴,我需要更多更深的傾訴,我的最終目標,退休后隱居山林,繼續用文字傾訴我內心的渴望和憂傷,直至生命的結束。

  ??將近四十年生涯,或遠或近的人一個個離我而去,唯有文字始終不離不棄。憂傷的時候,她會幻化為傾訴的對象,淡化我內心的積鬱;興奮的時候,她會內斂起來,提醒我不要超越激情的底線。

  ??文字,在抒寫我的靈魂,也在美化我的靈魂。我要做一個永久美麗的人,唯有文字可以讓我做到;我要做一個永久高尚的人,也唯有文字可以助我升華。

  ??但是我很清楚,文字對於我,最根本的還是,她就是我自己。我在,文字在,我走了,我的文字還會留下來,繼續陪伴我的靈魂,使我在寂寞中堅守寂寞,清高中堅守清高。

  ??愛上文字,其實也是我後世的緣。

  ??2007年5月5日晚。

  共2頁,當前第2頁2『作者:清秀伊人』



文字,生活及其他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