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活和船結下了不解之緣。翻開履歷,在人生48個年頭裡,有27年他在船上度過。
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打開地圖,北達天津、蓬萊灣,南抵欽州、三亞,航程三萬多海里。
他是千萬航道工程建設者中普通一員,他的職責是維護航道暢通。他就是宜昌航道工程局原航浚18輪船長、現第三工程處副處長閔世雄,長江航道局雙文明建設先進生產工作者。幾年間,他在海上長途調遣十餘次,先後跨海區轉戰10餘個工地,完成疏浚工程量近800萬立方米,為宜工局的疏浚業務開闢了沿海市場,填補了宜工局在此領域的空白。如今,年近半百的他依舊堅守在條件最艱苦、環境最惡劣的沿海疏浚事業上。
學習之路必當躬行
第一次見他,是在挖泥船上,船舶正在施工作業,轟鳴的柴油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閔世雄個子不高,因為長時間接受陽光、海風的侵襲,臉龐早已顯出滄桑的痕迹。
1964年,閔世雄出生於湖北省京山縣一個偏遠山區的小鎮。他有兩個妹妹,那時生活雖然困難,但是父母都十分顧家,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80年代,考上中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對於一個來自偏遠山區小鎮的娃兒。閔世雄自幼懂事,勤奮努力,非常刻苦的學習,終於考上了他夢寐以求的重慶河運學校船舶駕駛專業,直到畢業。
“當時的生活很拮据,因為兄弟姐妹多,父母壓力比較大,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閔世雄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省吃儉用,直至畢業,被分配到長江宜昌航道分局航新輪上做了一名舵工。從那時起,他的人生就發生了轉折,他的人生舞台註定了就是長江、大海。從三副到二副,再到大副,最後做了船長,這一路過來,他不斷學習,先後取得了內河船員職務二等船長任職資格證書、內河船員職務一等船長資格證書、武漢大學自考法學專業畢業證書及其他海員證書。
2001年,閔世雄經過組織認真考察,被任命為宜昌航道工程局第一條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船長。他受命於危難之時,帶領航浚18全體船員頂烈日、耐嚴寒、斗巨浪,轉戰於廈門、珠海、廣東等沿海各地,完成了周天河、高欄、虎門等保航疏浚工程,全年挖泥300餘萬方,實現利潤1200餘萬元,閔世雄用青春、熱血和汗水,在競爭激烈的沿海市場,為宜昌航道工程局樹立了良好形象,而這背後凝聚着閔世雄和船員們很多幸福和辛酸的故事。
航浚18在當時是一艘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船舶,閔世雄聞着新油漆味,看見船上設備的英文碼子,他當場傻了眼。他深知要駕馭有着種類繁多的國產及進口設備的工程船,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人才。為了儘快的掌握操作技術,他結合自身實際操作心得,編寫了《9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操作規程》的小冊子。同時,在航浚18上設立了學習進步獎勵基金,營造競爭氛圍,鼓勵船員們積极參加各類內河、海證的考試,在他的帶領下一大批優秀青年工作者紛紛走上了船長的崗位。
“閔船學習英語挺有意思,兜里放一本單詞本,經常在工作時看見他見縫插針的掏出來看一下,然後又放回去,嘴裡還在咕嘟念單詞,大夥笑話他是鄉巴佬吃西餐。”閔世雄當年很多同事回憶着說起了當年的事。學習英文在當時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因為所有的氣象傳真圖、航行警告都是用英文來標註的,看懂這些資料對於在複雜多變的海上環境下船舶航行、施工,至關重要,因此每天學習英文成了他的必修課,他白天管理船舶生產,晚上則加班識記單詞,一年下來,他可以看懂航行警告,準確分析氣象傳真圖。
創新工藝永不停歇
“船上的生活單調、枯燥、寂寞,4年了,每天晚上都是半枕半眠的狀態,經常在半夜3點多起來看看,主要因為柴油機一直在工作、而且風浪比較大,船搖晃的厲害。”閔世雄的老同事這樣描述着船上的生活。
可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閔世雄自2001年擔任船長以來,絕大部分時間在船上度過,一年到頭回家兩三次,在外地過年更是家常便飯,家裡照顧老人、小孩的重任全壓在了妻子的身上。也許正是因為他對這份工作的痴迷,造就了閔世雄勇於創新的品質,幫助他在面對施工難題時,屢創奇功。
在廣西欽州港航道整治工程中,工程要求挖深12。5米,而航浚18空載時下耙最大深度只有12米。為保證施工質量,航浚18採取用人工將溢流筒升至最高位置,每次施工先壓載,然後下耙,使下耙深度達到了12。8米。雖然下耙深度符合了要求,但是挖槽寬度為68米,而航浚18全長74米,槽外與槽內水深相差最大為3米多,船舶掉頭存在問題,施工進度遲遲跟不上去。此時,業主又提出縮短施工工期。在這重重困難的情形下,他利用多種拋泥方式,歷經近一個月的艱苦施工,硬是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務,得到了業主的首肯。
同樣,在廣東崖門5000噸級出海航道整治工程中,工況是細沙及粘土,對泥泵及耙齒磨損相當大。他召集全船職工開展了最佳施工工藝探討,在綜合評估了施工工況條件和挖泥設備狀況后,決定採取加長耙齒,開啟高壓沖水,墊高耙頭等措施。這樣既保證了設備的最小磨損,又提高了挖泥施工質量,一次圓滿完成了任務。
安全管理親歷親為
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作為一名基層領導,閔世雄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他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船上的船員,還有他們身後的家人。為了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在工作中,閔世雄嚴管理、高要求、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帶領船員們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周天河保航清淤工程即將開工時,閔世雄正在武漢進修,接到緊急調遣命令后,他立即返回船上,組織調遣,然而船隊在經過台灣海峽時,卻遭遇了險情。由於受到冷空氣南下的影響,海面吹起了八九級的大風,船舶在巨浪中產生了劇烈的縱搖、橫搖,駕駛室里的凳子、花盆等物件都滿地跑,似乎一切都亂了套。面對嚴峻的挑戰,閔世雄卻鎮定自若,周密的組織船員抗擊風浪,左手緊緊的抓住操作台橫杆,堅守在駕駛室。由於船身持續劇烈的搖擺,拉杆螺絲折斷、墊木被掀到海里,邊拋管雖然有鋼纜固定,但是極有可能在巨浪中折斷,給單位造成損失。閔世雄二話沒說,穿好救生衣、用安全帶緊緊的把自己綁在欄杆上,小山似的波濤發瘋般的砸向甲板,他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硬是和船員們將邊拋管固定,併到達指定的區域,圓滿的完成了船舶調遣任務。正是由於這種親歷親為的示範作用,航浚18一年來航行45000多公里,主機運轉6000多個小時,無任何安全事故,開創了良好的生產局面。
2009年,宜昌航道工程局為深化體制改革,在原直屬工程船隊的基礎上成立第三工程處,主要承擔沿海航道疏浚任務。閔世雄響應組織號召,出任第三工程處副處長,分管人事、安全工作。這支剛成立的隊伍人員嚴重不足、制度不完善、財務報銷、伙食費管理、船員休假管理等都急需完善。在此情況下,如何既抓生產,又管好人,同時又要管好船舶防風、防颱、防凍等安全工作,成了擺在新領導班子成員面前的難題。閔世雄和處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多次引進人才,充實了船員隊伍,改善了人力資源結構,同時着重抓好職工教育培訓,多次舉辦職工培訓班,加強了新近員工的職業技能。除此之外,還逐步完善了職工考核、職工績效分配等各方面的制度。同時,嚴把安全關不放鬆,全年成功避免了燦鴻、蓮花、凱薩娜等颱風的影響,使第三工程處的各項工作逐步轉入正軌。
壯志未酬重操舊業
2009年到2010年間,閔世雄斷斷續續在家裡“舒舒服服”的呆過一段時間,這是他近十多年來陪家人時間最多的一次,這段時間不到一個月。然而,這對於在工地上一慣忙碌的他而言,反而不太適應,他不顧家屬的挽留,又跑到了工地上。
四月的宜昌,天氣早已轉暖,大街上行人都穿着很清涼,儼然進入了夏天。
“他今年2月份到長島的,4月19日穿着羽絨服回來,後來又回項目部了。”閔世雄的妻子留着齊耳的短髮,腳穿黑色短跟皮鞋,顯得很乾練,她習慣了聚少離多的生活。
2012年年初,宜工局成功中標長島縣南北長山聯島大橋卵石層清理工程,閔世雄被任命為該工程的項目經理。此前,閔世雄在黃驊工地上同樣呆過,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既達到了業主的要求,又取得了良好的利潤,實現了企業效益與社會形象雙豐收。
山東長島亂石清理工程,工期要求緊,施工現場受氣候、地質等複雜條件的影響極大,為了儘快完成清理工作,為後的打樁、架橋造良好的條件,閔世雄積極與中鐵十四局南北長山聯島大橋項目部人員溝通,了解其打樁施工計劃,並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部清理亂石施工計劃進行了新的調整,確保大橋整體工程的進度。
在卵石清理工作開展前,勘測工作人員發現,施工區域存在着軍用光纜及部分漁網,對航行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作為項目經理,閔世雄從施工安全出發,多次向業主反映情況,並通過發函的形式闡述事情的嚴重性,配合業主對水下漁網、軍用光纜進行了標註,確保船舶施工安全。
閔世雄就這樣心裡裝着集體,充滿激情;心中裝着大海,就渴望希望的彼岸;心中裝着事業,就低調的親歷親為……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寒沙始到金。閔世雄作為萬千航道建設者中的普通一員,他代表了當代航道工人的精神風貌,他紮根基層,不計較個人得失,奮發向上,在大風大浪的歷練中,堅定的履行航道人的職責,踐行航道人永不褪色的信念,他在平凡中,實現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