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曠山稀,可是錫山、惠山卻自有奇質。儘管錫山是惠山的余脈,但無錫人稱二山總叫“錫惠”,硬是把錫山挺在遠為高大的惠山之前。其中的緣由,一半是因為錫山風景佳麗,久負盛名,另一半就離不開錫山那些張揚無錫風韻的古老傳說了。
錫山海拔74.3米,周圍約1.5公里。山中林木蔥鬱,泉涌瀑掛,風姿綽約。明初,無錫縣學教諭李孟照寫的《錫山八景》詩,其中《錫山晴雲》被列入八景之首。明朝華淑在《錫山紀略》中說:“是山面九峰,帶五湖,山巔寬衍如平掌,兩崖巨石棋置,蒼翠欲滴。望城中,萬井鱗次,崇垣粉堞,相錯如綉。平疇遠山,花木佛剎,掩映煙尖木末間。”據《錫山景物略》載:“山東南有仙人洗面池,八仙石,二童子石,前有月子盪,盪下為錫山澗。”又載:“本山祠宇最多,山半有觀音、三官、三茅、七元、真武、關帝等廟;山麓有東嶽、北斗、張睢陽、于謙等祠廟”。清朝乾隆寫有“慧東特出一峰青,有錫名山無錫寧。煙水平吞太湖秀,林巒近接九龍靈……”的詩句,以勝地名泉、山色溪光而馳名中外。
錫山雖小,卻是無錫的一座名山,那些光怪陸離的傳說更為之增墨添彩。無錫之名大約出現於戰國時期。據《越絕書》記載,戰國時春申君黃歇曾立無錫塘,又治無錫湖。“無錫”之名始見於史。從文字直觀,無錫者,無錫也,而今的無錫市仍稱無錫,“此地無錫”的初衷未改;而原來的無錫縣在撤縣建市后改稱錫山市,又近乎“此地有錫”的含義。到底有錫無錫,彷彿一團雲霧,茫茫然讓人找不到北。而民間傳說就更使人覺得說不清的神秘和詭異:唐代“茶聖”陸羽客居無錫時所撰《惠山寺記》記載,周秦間惠山東峰盛產鉛錫,到漢初錫方開盡,故置無錫縣。西漢末年復出鉛錫,王莽改無錫縣為有錫縣。東漢初年,錫又開盡。有樵客于山下掘得古碑一方,碑上刻有“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的銘文,於是又複名無錫。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上也有類似的記載:戰國末年,秦王贏政派大將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在攻克常州之後,曾駐軍錫山。士兵們在錫山之麓埋鍋作飯,偶而掘得一塊古碑,上面刻着:“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說辭略有不同,但無錫之稱來源於錫山有錫的說法似乎有根有據。然而根據考古調查,錫山岩石中自古就不產鉛錫,在錫山開鑿龍光洞時,從未發現過古代開採鉛錫礦的任何遺迹、遺物。所謂掘得有銘古碑無非是漢代讖緯之學盛行下出現的偽托。說起來活龍活現的事情竟然建立在子虛烏有的根基上,難怪古人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倒是一些語言學者有見地,他們通過古越語的研究,認為無錫的名稱來源於古越語,“無”是發語詞,並無實義,“錫”字用漢字記錄古越語的同音字,雖然其含義至今未得其解,但無錫的吳地越風特色更其一目了然了。
作為無錫城市標誌的龍光寶塔巍然聳立在錫山之巔,湖光塔影,相映生輝。寶塔別稱浮屠,大都為佛門建築,可龍光塔的來歷卻有一段獨特的傳奇。明初錫山原有塔,後來終於因為年久失修而圮塌。正德年間,人稱“顧大麻子”的崑山籍大學士顧鼎臣跑到無錫看風水,斷言“錫山無塔,龍頭無角”----無錫從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出了狀元蔣重珍之後,沒有再出過狀元,原因就在文氣難以貫天。無錫紳士們為了讓無錫人科場奪魁,遂於嘉靖元年由顧懋等人集資在山頂上建了一個實心的石塔。但事後的五、六十年間,仍未見無錫人狀元及第。又有人說:“龍以角聽,宜中空。”因此又在明萬曆二年(1574)重建了八角七層磚塔。這一年,無錫人孫繼皋果然中了狀元,孫的老師、常州太守施觀民欣欣然題名“龍光塔”。到了清朝,無錫又先後出了鄒忠倚、王雲錦、顧皋等三名狀元,龍光塔也被無錫人稱為煥發文氣的“風水塔”,你說奇也不奇?龍光塔高32.2米,牆厚1.8米,仍為樓閣式,八角七層,磚混結構,塔剎以鐵制套座,承載重1.5噸的鑄銅葫蘆。登塔攬勝,一覽太湖明珠的神採風貌,自然心曠神怡。而品味傳說中的那種揚名顯聲的急切心情不亦有趣有味?共2頁,當前第1頁1
本散文作者:sunmg
錫山南麓,有九龍壁,長26.71米,高4.09米。由壁座、壁身、琉璃頂三部分組成,壁身由144塊塗釉陶塊拼裝而成。九條龍分紅、黃、綠、白、青、紫、藍、橙、赭九色,奔騰飛舞,神態各異,可謂活龍活現,嶄現一個龍的天地。中國的九龍壁並非尋常的裝飾,它蘊藏着象徵皇權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代表着皇家的威嚴和尊貴。錫山並非皇家御苑,九龍壁更非皇家恩寵,錫山樹起九龍壁卻獨獨為了呼應惠山“九龍十三泉”的盛名,記錄下“九龍十三泉”的傳說。據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到無錫私訪時,看到龍山蜿蜒,湖波蕩漾的山形和氣勢,“隱隱然有天子氣”,即命在惠山造九龍石螭吻,並在石龍身上挖掘十三個泉眼,意在以石龍遏制住活龍,把龍氣瀉入泉中。後來無錫果然沒有出過真命天子,但惠山“九龍十三泉”卻從此聲名遐邇。
共2頁,當前第2頁2
本散文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