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印象在淅淅歷歷的春雨中彌散且漸漸清晰起來。
小鎮不大,潛伏在川東北的群山翠綠中,依靠着后河的柔臂。
鎮東首是東門。東門無門,有一條主街,三條小巷。主街長不過七八米。街頭有一座木橋卧波,街中都鋪着淡灰色的石板。每塊石板寬約五六十厘米,長約一米,這樣的石板平鋪三塊,縱向串接曲曲折折的伸向街的盡頭。盡頭是一弔腳木板房,檐角有一串斜挑的布旗,寫有行文"太平客棧"。隨着歲月的流失,街中靠邊的青石板上烙上了車轍淺淺歪歪的印跡。煙雨中,石板小道猶如清清溪流中洗濯的絲緞在隨着水的流動而跳躍,中間的一塊則光滑如石砥,起伏若微波,明晃如銅鏡。
出東門木橋,過東山觀,登上天馬山頂,便見一七層磚木古塔,名"文星塔",木梯已毀,塔身黑白相間,呈正六角形,頂有一紅漆葫蘆,塔干身上有一小松傲立。塔中磚文有揩字光緒十二年。有古詩云"一塔聳雲霄"。
小時,我常在東門閑逛,看街檐圓木柱下的方形石墩上雕刻的簡約剛猛的飛龍,瞧房檐柱頭上的滴滴欲墜的金瓜如意,摸窗棱間凸現的壽桃蝙蝠。各色商鋪和各家房檐上的雕梁畫柱總讓我流連忘返。
過東門,直穿過紅衛路,便是北門。北門緊靠鏵頭嘴。鏵頭嘴街道狀如梨地的鏵頭,呈三角形,與前面的東門紅衛路連接起來,恰如一支碩長的箭。這裡很是熱鬧的地方,印象中,竹篾器具舒坦的或端坐於檐下或斜依在壁板;各種小吃或冒着清香於杯沿碗壁或熱氣縈繞於屋樑窗棱;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躥出小販們奇長的吆喝;琳琅滿目的貨物前飛出商客們爽朗的笑聲……
鏵頭嘴的邊上是二重岩。二重岩的險峻隨漢渝路的貫通已無大險可尋。路邊刀劈的半壁高聳,依舊讓人心悸。岩邊是一排吊腳木屋,幾棵參天的皂角樹怡然自得的散居其間,蔥蘢的綠葉,斑駁的紅漆。黝黑的房頂,和着岩下嘩嘩流淌的翠綠,從容其間的漁者,讓親賴她們的人懷疑到了桃源境內。
要是碰上小雨,小鎮便籠罩在一場飄渺的煙雨中。這時節,我常常去到東門,穿過一條曲折幽靜的小巷,來到一個叫關廟壩的地方徜徉。關廟壩背靠南街圍成一四合院,院方五六丈,四壁皆木,窗棱門楣上雕繪如意吉祥。院東臨小河,河水清淺見底,河上有一座古廊橋。我沉思於廊橋,常尋覓着古鎮歲月的變遷。廊橋正樑上繪有飛龍。憎目舞爪,"綏定""嘉慶"幾字經歷歲月的磨礪仍顯富貴之態。橋兩端各有一斗拱支撐。其頂上正中有南天門裝飾,紅漆斑駁。廊橋修建何時,已無從考證端坐在廊橋一側的橫木上,聽橋下潺潺流水,觀游魚疾停飛動,聽風生水起,回味關帝典故,遐想廟會的盛況,推敲"太平"小鎮背後的的安邦之意,神猜"文星"塔名以外的思賢之心,亦懷廊橋之美。
而今的小鎮,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中,商鋪林立,大道平坦,燈光璀璨,正努力彰顯着小鎮的文明氣息。要搜尋小鎮五百年的歷史,人們只能置身於寂寞的文星塔前追味殘存的隻言片語,記憶里的"紅衛路""翻身街"也只能從那些經歷激情歲月的老人口中去感慨,或者,從某處殘碑斷石上去遐思吧。
登上天馬山雲梯,可駐足覽勝。文星塔渙然一新。而古色古香的小鎮印跡已隨風逝。佇立在寂寞的文星塔前,我不僅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那一株棗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