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題目,有人可能要問:什麼?做會撒嬌的媽媽?給孩子撒嬌嗎?那多不好意思啊!孩子還不知道怎麼笑話我們呢?先不要忙下結論,且聽我給你傳經送寶。
同事陳老師,有一天對我們說,她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她的兒子,在她生病的時候變得特別的懂事、能幹,而已經上高中了的兒子,以往總是處處依賴她,也不願承擔任何家務活,連吃飯還要媽媽把飯盛好放在他面前,更不要說讓他做其他事情了。一天,陳老師的腳扭傷了,腫得很高,疼得下不了床,兒子看媽媽實在痛苦,就學着做了平生第一頓飯,儘管做的不怎麼豐盛,只熬了米粥,買了饅頭,蒸了幾個鹹鴨蛋,可畢竟是學着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而且,接下來的幾天里,他變得很勤快,吃完飯,會不聲不響地先把鍋碗洗凈,再收拾房間,拖地、洗衣服也都爭着去做。這事讓陳老師頗受啟發: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不妨適當地在孩子面前撒撒嬌。於是,她在兒子想懶惰的時候,就會忽然“暈倒”,兒子立即就變的異常能幹,這一招,屢試不爽,靈驗的很。
聽了陳老師的話,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做過的一件事情。那年兒子還上小學四年級,剛剛10歲,有一天夜裡,我忽然眩暈的厲害,感覺床像一條漂在大海里的小船,晃得房子都在轉悠。可巧,他爸在鄉下上班沒有回來,我住在四樓,根本沒有力量走下樓去看病。因為怕耽誤兒子瞌睡,一夜我都忍着沒有叫醒他。天快亮的時候,暈得吐了一地,兒子被驚醒了,他揉揉眼睛,看我臉色臘白,立即沒了睡意,穿上衣服,給我倒了一杯開水,然後小大人似的說:“媽,你病的這麼厲害,怎麼也不叫醒我?我們下去找大夫看看吧?”我說:“天還沒亮,診所是不開門的,再堅持一會兒吧!”那時家裡既沒有手機,也沒有裝電話,兒子一臉焦急地看着我一陣又一陣的嘔吐。
天剛麻麻亮,兒子就跑下樓去,看不遠的一家診所開門了沒有,瞧瞧沒開,也不敢在那裡等着,擔心躺在床上生病的我,會有什麼意外,就跑回來。過一會兒又去看,終於等到開門了,他高興地說:“媽,快,我扶你起來,醫生開門了!”然後攙着我一步一步慢慢下樓,我去公共廁所小解時,他因是個男孩子不能進女廁所,就站在門外等我,特別讓我難忘的是,由於怕我暈倒,兒子一聲接一聲地呼喚媽媽的聲音,聽到我答應,他才放心。看我扶着牆壁慢慢出來,兒子急忙上前攙着我,那會兒,兒子真的很像一個負責任的小男子漢。
大夫說我是低血糖,靜脈推了兩盒葡萄糖,又給我拾了幾包止眩暈的葯,兒子把我扶回家,讓我吃了葯睡覺。他則拿掃帚和車斗,收拾了我吐在地上的穢物,還給我拉好被子蓋上,妥當后,就跑下樓去,到離我家很遠的一個公共電話亭給他爸爸的單位打電話,讓他爸爸馬上回來。說真的,那時,我感覺兒子一下子長大了,覺得生活再苦再難,為了兒子都值得。
再回想我小時候,媽媽也是採取撒嬌的方式,讓我替她承擔照顧弟妹,分擔家務的責任的。那時,媽媽總在我面前訴苦,她勞累啊,她操心啊,她過得太艱辛啦……等等,等等。她愛哭,說著說著就哭起來,把我弄得也心裡酸酸的,陪着她掉眼淚。覺得她是為了我們姊妹才受苦的,彷彿虧欠她很多,就儘力把我能做的事情做好,免得她傷心落淚。所以,我小小年紀就可以幫她磨面、燒火、刷鍋、做飯,撿柴,拔草,帶弟妹,而且從來不討價還價,默默地幹活,怕一不小心惹她哭泣,惹她要死要活的難受。
現在,幾乎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人稱家裡的“小太陽”,這些孩子,平時得到一家人的呵護和關愛,只知索取,而不懂得給予。可以說“噙在嘴裡怕化了,吐出來又怕牙掛了”,至於勞動,更是很少讓孩子去做,包辦、代替,甚至給孩子規劃好未來的道路,為孩子拚命攢錢、買房,似乎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大人的失職和罪過。結果,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能力極差,缺少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那樣,即使孩子成為某方面的小神童,小天才也只能是畸形發展的知識怪胎,難以承擔社會賦予他們的歷史使命。因此,為了讓孩子健康發展,不妨讓孩子學着承擔責任,那麼,做媽媽的完全可以與孩子互換一下角色,學會給孩子撒嬌,以喚起他們勇於承擔、樂於承擔的責任心,從而,感知父母的辛苦,將來才能為國出力,對父母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