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親情友情散文>至愛雙親

至愛雙親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孔子說:“子愛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原來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真正意思是說,人類的孩子一般要在父母的懷中三年,才能夠穩健地獨立行走。所以,孔子才提倡了“三年之喪”。

  但回想起來,我們是不是真正能感謝父母對我們的三年之懷呢?甚至是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對父母之恩,我們一直在提倡。但我們做到的又是什麼呢?是不是出現了“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指的是,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奉養父母。其實這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但作為自己,總是以自己現在的思維方式向父母提出要求,以前總覺得這是對的,是對他們好,是讓他們跟上時代潮流走。但看過孔老夫子的一席話,悟出來自己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是人,是人都會犯錯,父母也會犯錯,有時是認識錯誤,有時是判斷偏差,有時甚至是蓄意為之。這有時就給我們出了一些難題,是堅決的反對,還是善意的批評呢?

  孟子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親子過大而示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父母犯了大的過失,子女若不去抱怨,不去勸阻,則表示關係更加疏遠,那是子女的不孝;父母有了微小的過失,子女若執意批評,斤斤計較,也是不孝。在生活中父母犯錯誤時,不是要我們一點也不去管,而是要學會怎樣委婉的和他們去溝通,用一些好的辦法去幫助他們。

  現在想想父母和我們在一起還會有多少年?在他們有生之年,如果我們還讓他們時時不順心,等到他們過逝之後,我們再想孝敬他們還會有機會嗎?等他們過逝之後,我們真正成為了無爹娘之子了。

  父母在世之時,作為兄弟逢年過節總能團聚在一起,說說話,喝喝酒,鬥鬥嘴,但等父母雙親都不在時,我們還有在一起的機會嗎?父母散,則家庭散,這不是危言聳聽,到時我們是不是每年還能真正聚到一起呢?到時是不是想到了父母在時的重要呢?

  《詩經》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長我育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親生我養我,太辛勞了。沒有父親,有誰可以依賴呢?沒有母親,有誰可以依靠呢?出了門就感到哀傷,回家也看不到父母親。父母生了我、懷抱我、照顧我、養育我,對我們的恩情真是無話可說了。父母老了,如果我們不能孝順他們,尊敬他們,又如何安心呢?

  因此,讓我們大聲地喊出來吧,我們愛自己的父母,在他們有生之年能夠度過每一天的美好時光,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