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經典散文>巫山之行

巫山之行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作者:李來成

  碧叢叢,

  高插天,

  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颸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

  連綿巫山,重重疊疊。巫山處於渝鄂交界,三峽庫區腹心。

  三五好友挎着背包,在巫山山脈上緩慢爬行,號巫山脈搏。生命的熱血沸騰,汗水濕透背夾,不顧前途的艱辛,把微笑掛在面龐,在巫山之巔昂頭,把民族的脊樑挑起,高聳的山脈曲曲折折,將我們遞達遠方。

  騎自行車翻越巫山是早就計劃想好了的,身體經自然的錘打。把一腔熱血灑在征途,詮釋生命的真諦,體會真正旅行者靈魂的孤寂。人來自自然,理應歸於自然。

  越過山脊向縣城駛去,全程數千米全是下坡。兩千多米的懸崖上,柏油馬路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盤繞山際,如黑色的玉龍掙脫鎖龍柱,騰飛衝上九天。蔥蔥密林掩映山巒。放開剎車,疾馳而下,耳邊風聲呼嘯,車輪與高溫的地面膠着,突然遇上一個急轉彎,緊捏剎車,速度放緩,而後又向著縣城飛奔而去。

  飛馳在懸崖上需要膽識,需要一顆對旅行孤寂的心。有了這一顆心,生命才能放置於自然之間,真正的旅行是在生命的刀尖上起舞。

  巫山縣城東向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巫山縣歷史悠久,戰國間,巫屬楚國之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建巫縣,東漢建安十五年,劉備主荊州,析巫縣置北井縣,隋開皇三年,置建平郡,巫縣更名為巫山縣。距今兩百零四萬年前的龍滑坡“巫山人遺址”,是亞洲人類起源地之一。“大溪文化”漢墓群葬,三峽懸棺,古棧道,數不盡,道不完。

  俯視縣城,高樓已經林立,長江繞城而流,承載一方峽江文化,汽笛聲劃破長空,江面留下一圈圈水紋,向四周擴散而去。

  在暮雨亭小憩已是傍晚,這正契合它的名字——暮雨。“萬里長江一橫渡”“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座飛虹截斷了巫山的雲雨。城市雖小,可別有一番天地。紅燈在夜幕下讓人暈眩,街道的黑暗與燈光相輝映,星星搖曳,盪出一個天上人間。只可惜沒有下一點小雨,若是有雨,這街頭就被詩化了。若是再籠罩些許輕煙,便可從新俯貼巴楚文化的靈魂了。

  腳步緩緩的前行,街頭是很難找到千年前唐漢的古迹了,也嗅不到當年宋玉深情的呼吸。文明是不可能被遺忘的,總有些人為此典當自己的一生,而這些文明便當作了對這些人的祭禮。

  夜宿長江之畔,靜聽着潮汐拍岸,久久不能入眠。我知道,明天又要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