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就聽說黃柏山的林深似海,樹高如蓋,小溪潺潺,奇石可珍,讓我的心中充滿了神秘的嚮往,可是一次又一次文友相邀卻未能成行,一次次地錯過讓黃柏山成為一種深深的遺憾,種植在心間,每每提及她,想到她,都欲言又止,欲嘆且息。
??
??去年五月,剛從杭州歸來,一身的疲憊和塵埃還未來得及洗去,友人相約,同游黃柏山。這一次,我沒有絲毫的猶豫,無論再累,我不願再次錯過。
??
??一路的歡歌,滿腔的激情,在漸漸走近的崎嶇山路上迴旋,於千迂百轉中驀然回首,一邊是陡峭的山嶺,一邊是蜿蜒的河流,而山路彎彎則如一條飄舞的絲帶,纏繞在群山的肩上,就這樣淬不及防地投入了大山的懷抱,讓人不禁目旋神迷。
??
??連綿的群山,青翠的叢林,以高昂的姿態迎接了我們。
??到黃柏山,不能不去顧荊樂堂,那裡曾是國民政府縣長在風水寶地--四方窪,為其三姨太修築的人間天堂,在當時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終贏得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美人。在他的暴君統治下,法制嚴明,令行禁止,殺人無數,卻又大力提倡興師辦學,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在這座氣勢恢宏的城堡中可以略見一斑,堅固的城牆,高聳的台階,四通八達的迴廊,戒備森嚴的廳堂,讓人敬畏的同時更讓人感嘆。
??
??走出四方窪,我們拜偈了竹林掩映中的息影塔,曾經的高僧已得道仙去,凡俗的塵世依然上演着悲歡離合的故事,什麼時候能夠以一顆平常心看潮起潮落,雲捲雲舒;什麼時候能夠拋開名利得失,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悟得仙道天機:一切皆來於自然,歸於自然。
??
??明萬曆年間,無念禪師創建的法眼寺位於黃柏山頂峰的中部,法眼意為禪宗的一個分支。寺院佔地4000平方米,共五層,曾有房屋130餘間,寺僧200餘名,下轄數10座寺院,寺僧1500餘人。每天晨鐘暮鼓,佛燈灼爍,香爐裊裊,遊人絡繹不絕。無念禪師的摯友,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贄,七省經略梅之煥曾與禪師在這裡弈棋、吟詩、參禪、悟道。
??
??我們雙手合十,久久佇立在無念禪師的墓前,任心潮起伏跌宕,任思緒追憶遠古,在這片幽深靜謐的山林,曾經有人留下足跡,曾經有人穿越時空,曾經有人清嘯長吟,曾經有人青燈孤影。
??
??正如李贄詩中寫的:禪悅非所諳,世路行且倦。永茲從赤松,一睹靈山面。
??黃柏山最高處海拔1352米,地質資源豐富,山脈蘊藏雲母、石灰石、大理石、鐵礦、鉬礦,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追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更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寧願捨棄巨大的經濟效益,也不破壞這裡的青山秀水,始終保持着古樸淳真的本色。歷史上這裡地僻人稀,偏居一隅。“民朴而拙居山谷,勤務農桑,少作商賈,終身不入市者有人。”所以我們來到這繁世之外的凈地,才能看到百年的銀杏、茂密的林海、蒼翠的松柏、朦朧的晨霧。
??
??不論何時來到黃柏山,總能與山霧不期而遇,猶如披着輕紗的少女,向你莞爾一笑,時隱時現,若即若離的身影讓你魂牽夢繞。
??
??黃柏山的山巍峨險峻、連綿不絕;黃柏山的水源遠流長、清澈秀雅;黃柏山的石讓人寄情其中、輾轉反側、流連忘返。
??
??佛說: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一千次回眸才能換來一次相知相識相逢的一笑。那麼在沉寂千百年、形態各異的石頭中,被你雙手緊緊相握的堅硬的頑石與你內心深處柔軟的情愫頃刻之間相融,那是天地之間、冥冥中早已註定的人與石的佳緣。
??
??走進黃柏山,彷彿走進了一個沉睡千年的夢境,輕輕地走來,有靜靜地離去,不忍讓久違的足音驚醒了夢中的清影。
山是水的知音,水是船的知音。鍾情於家鄉的山山水水、一石一木,這裡的一切都銘刻着質樸純潔的性靈。(作者自評)
〖作者:一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