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李時珍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知識,成為遠近聞名的醫生。他三十三歲時,後來被推薦到京城太醫院任職。他看不慣官場中烏煙瘴氣的情況,不久就託病辭職,回到了家鄉。
李時珍在行醫過程中,刻苦讀了許多醫藥著作。他感到歷代的藥物學著作存在不少缺點,需要重新整理和補充。因此,他決心編著一部新的完善的藥物學著作。
為了編好這部著作,他走訪了河南、江西、江蘇、安激等很多地方。每到一處,他就虛心地向葯農和其他勞動人民請教,採集藥物標本,收集民間驗方。很多人都熱情地幫助他,有的人甚至把祖傳秘方也交給了他。就這樣,他很到了很多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還得到了很多藥物標本和民間驗方。
李時珍從三十五歲起,動手編寫。他化了二十七年工夫,參考了八百多種書籍,經過三次大規模的修改,終於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時,李時珍已經是六十一歲的老人了。
其實,這種不經意的付出而收穫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我們在父母那不厭其煩的嘮叨聲中慢慢長大,對父母的囑咐、叮嚀,總認為是沒什麼用處的,但不管怎樣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聽了;明知道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還是會在父母的哆嗦、老師的孜孜不倦中付出自己的全部精神,認真地念好書。原以為這些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如果我們長大以後,或者當我們處世時得心應手地處理周圍的事務時,我們才會發現,一直認為是廢話的,原來卻是金科玉律,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已經得到了。這就是昔年付出的回報。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在這句話中生活着,我們也應按照這句話去做,但願這句話,能激勵我們每一個人。
黃可鋮
2006年9月17日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標籤: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作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作文 父愛,一生的財富作文 耕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