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就會枯萎。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這是種樹人說的話。他是想讓樹苗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以適應大自然不確定的降水規律。
種樹人的這番話,讓作者由種樹想到育人,產生了無限的聯想。“是啊!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裡的不確定,指的是生活變化無常,人們會經受意想不到的困難或者遭遇不幸。作者要說明的是,人和樹是一樣的,只有經過風吹雨打,經受一定的磨難和考驗,才能鍛鍊出堅強的意志和獨立的人格,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一蹶不振,從而失去生活的勇氣。
讀了課文,我想起了爸爸告訴我的一件真實的事。爸爸從小生長在農村,他有個同學叫李強,和爸爸同歲。小時候,他們一塊兒玩耍,一塊兒上學,李強的學習成績特別好。可那個年代,農村很窮,家家戶戶都吃不飽,而當時又不許人們外出打工或者做買賣。
有一年冬天,馬上要過年了,可李強家裡卻一點糧食也沒有了,家裡大小七口人,只有靠吃紅薯干、黑豆面湊合著過日子。沒辦法,13歲的李強,跟他爸爸把自家樹上摘下的柿子,用架子車從塬上拉到河北去換玉米。由於怕人發現,只有晚上偷偷的走。那天,下着小雨,路很滑,在下塬的路上,由於天黑,李強的爸爸連人帶架子車一起掉進了溝里。
從此,爸爸落下了殘疾。沒辦法,13歲的李強過早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和媽媽既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還要照顧殘疾的爸爸和兩個妹妹。他每天很早起床,幫媽媽挑水、掃地,放學后干農活、幹家務,晚上還要給兩個妹妹輔導功課。他刻苦讀書,每天都睡得很晚很晚。
上中學后,條件好的同學都在學校食堂買了飯票,而李強每天都啃的是從家裡背來的黃玉米面饅頭。冬天,別的同學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而李強只是一碗白開水,兩個凍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饃。李強深知自己生活的艱難,他決心刻苦學習來改變這一切。1978年恢復高考,李強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畢業后,別的同學都分配到大中城市或條件較好的地方,而他卻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山區小縣。他在這裡一干就是15年,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從線路工干到班長、股長、縣電力局局長、地區供電局科長、副局長、局長。現在,他已經是省電力公司的總工程師了。
通過這件事,更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才能練就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只有經過生活磨練的人,才會更加熱愛生活,才能在生活和事業的奮鬥中,成就偉大的事業。這不正是《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所要揭示的深刻哲理嗎?
二00五年三月九日
讀桃花心木一文有感 標籤:讀桃花心木有感作文 《桃花心木》有感作文 讀《桃花心木》有感作文 桃花心木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