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金錢的價值觀可濃縮為一句話“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已被許多人奉引的信條。它說明了,人沒有錢不能生存,但人並不僅僅是為了錢而生存。金錢具有兩面性。首先,從物質交換的角度看,金錢的的確確是萬能的,它能買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質方面的東西,但是綜觀人類活動的全部,可以發現金錢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錢,固然可以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但未必能獲得精神上的富裕,例如,有錢可以買很多參考書,但是買不來好成績;有錢可以買來玩具,卻不能買來集體活動的快樂……知識、能力、親情等等,都是金錢買不到的。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物質生活的富裕,但也給人們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改變。從前,人們談錢色變,安於貧困,可如今,不少人卻在金錢的誘惑下面動搖了,不但理直氣壯地談錢,而且千方百計地掙錢,人們都盡情享受着金錢帶來的快樂。誠然,靠勤勞致富的人們賺了錢以後,購房買車也無可非議。但令人擔憂的是,作為今後社會的接班人——青少年,也被動地受到不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影響,滋生了對金錢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錢與消費在青少年純潔的心靈上產生了扭曲。
作為青少年的一員,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物質與利益壓到一切的時代,人們已經不自覺的將快樂與金錢聯繫在一起,認為有了更多的金錢就有了最多的快樂。不錯,擁有財富和金錢,我們可以吃盡山珍海味,游遍大好河山,但心靈的空虛是金錢所填充不了的,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往往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撞擊你的心靈。
當一個非常看重錢的人掙錢和花錢都是煩惱,他的心靈被金錢所佔據,而永遠沒有存放快樂的位置。金錢只是實現快樂的手段之一,是過程,而不是目的,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的:“財富不是我擁有的東西,而是我樂在其中的東西。”
金錢,只是快樂的資源,而不是快樂本身。就好像金錢是剛剛從地里挖掘出來的原油,只有經過“煉油廠的加工”,才能提煉出“快樂的石油”。
但願我長大以後,不會拜倒在金錢的石榴裙下。